(
课件网) 21.2.2 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之公式法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前 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引导学生熟记求根公式,并理解公式中的条件。 3.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熟练地运用求根公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求根公式的推导。 此时可以直接开平方吗?需要注意什么?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你还记得 配方法的步骤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得 整理后,得 解:移项,得 探究 因为a≠0,4a2>0,式子b2-4ac的值不确定,需分情况讨论: (1)若b2﹣4ac>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 >0 将①直接开平方,得 探究 (2)若b2﹣4ac=0 则 =0 将①直接开平方,得 因为a≠0,4a2>0,式子b2-4ac的值不确定,需分情况讨论: =0 此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 探究 (3)若b2﹣4ac<0 则 <0 因为a≠0,4a2>0,式子b2-4ac的值不确定,需分情况讨论: 而x取任何实数都不能使 ,因此方程无实数根. 探究 一般地,式子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 概念: 表示: 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音译为“德尔塔” ),即Δ=b2-4ac. 判别式的概念 = 由前面的推导过程,可知: 1)若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若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若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无实根 。 当时,你可以写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表达式吗? 当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小结 求根公式概念: 公式法概念: 当Δ≥0时,方程ax2+bx+c=0(a≠0)的实数根可写为 的形式,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解一个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时,把各系数直接代入求根公式,可以避免配方过程而直接得出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公式法的概念 ③如果b2-4ac≥0, 将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 ①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若系数是分数通常将其化为整数,方便计算); ②求出b2-4ac的值,根据其值的情况确定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 ④最后求出x1,x2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例: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4x-7=0; (2)2x2-x+1=0 (3)5x2-3x=x+1 (4)x2+17=8x 解:(1)a=1,b=-4,c=-7 Δ=b2-4ac=(-4)2-4×1×(-7)=44>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即x1=,x2= = 注意a,b,c的符号 公式法的应用 例: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4x-7=0; (2)2x2-x+1=0 (3)5x2-3x=x+1 (4)x2+17=8x 解:(2)a=2,b=- ,c=1 Δ=b2-4ac=(- )2-4×2×(1)=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即x1=x2= = 注意a,b,c的符号 公式法的应用 例: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4x-7=0; (2)2x2-x+1=0 (3)5x2-3x=x+1 (4)x2+17=8x 解:(3)移项得, 5x2-4x-1=0 a=5,b=- ,c=-1 Δ=b2-4ac=(-4)2-4×5×(-1)=36>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注意a,b,c的符号 即x1=,x2=- 公式法的应用 例: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4x-7=0; (2)2x2-x+1=0 (3)5x2-3x=x+1 (4)x2+17=8x 解:(4)移项得, x2-8x+17=0 a=1,b=- ,c=17 Δ=b2-4ac=(-8)2-4×1×17=-4 < 0 方程无实数根 注意a,b,c的符号 公式法的应用 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课堂测试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 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说明方程可能有两个不等实根或两个相等实根的两种情况。 解: 则 课堂测试 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 A.k>-1 B. k>-1 且k≠ 0 C. k<1 D. k<1 且k≠0 解: ∵>0 ∴ k>-1 而kx2-2x-1=0是一元二次 ∴ k≠0 则 k>-1且k≠0 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