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6023

义教部编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百家争鸣【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749040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义教部,PPT,37张,课件,百家争鸣,7课
  • cover
(课件网) 第7课 争鸣:互相辩论又互相影响 百家:泛指数量多 山东嘉祥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 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 课前导入 一、老子与《道德经》 1.人物简介: 阅读教材,为老子设计一张个人名片 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做过周朝的史官,掌握王室的典籍,学识渊博 前期经历 著作 姓名、时代 地位 《老子》(《道德经》) 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1)核心思想:“道” 2、思想主张: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一、老子与《道德经》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马 得马 断腿 保命 (祸) (福) (祸) (福) (1)核心思想:“道” 2、思想主张: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一、老子与《道德经》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2)哲学: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辩证) (3)处世:提倡安于柔弱,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材料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思想主张: 材料四: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一、老子与《道德经》 (4)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思考: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什么都不做吗? 不是。无为:指不妄为,凡事顺其自然,不加以不必要的干预 3.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书影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作品。《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一、老子与《道德经》 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1、生活年代及国家: 2、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道”,顺应规律 (4)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著作: 《道德经》(《老子》) 一、老子与《道德经》 春秋后期楚国人 (2)哲学: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辩证) (3)处世:提倡安于柔弱,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道家学派创始人 4、地位: 1.人物简介: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姓名、时代 地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著作 《论语》 《论语》 阅读教材,为老子设计一张个人名片 2.孔子的主要思想: 材料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用自己的感受推及他人 优良品德与行为准则 材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的道德规范 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材料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均节选自《论语》 人与人关系的最高 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要有爱心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