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内涵当中对于政治认同的解读与本课内容相符,要求同学们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框《延续文化血脉》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一框。而本课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文明的价值要求。本框是人类生存的两个家园(精神家园和生命家园)的前者,本课在整个单元中上启建设法治中国,下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框《延续文化血脉》分为“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部分,主要讲解了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学习本框内容有起步点,也有障碍点。起步点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和知识经验上都有所认知。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知晓部分中国著名文化景点,了解部分中国历史名人事迹。障碍点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在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各种文化激荡的时代,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文化自信。 四、教学目标 #01 政治认同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増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 #02 道德修养 知道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03 责任意识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自觉弘扬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并自觉承担起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培养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01 教学重点 1、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2、增强文化自信。 #02 教学难点 1、自觉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六、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阅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01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习近平在二十大关于文化的报告片段 思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怎么做? 总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化文化,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学习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设计意图: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叙述,让学生初步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认同感。】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01 环节一:展示文化之美 活动一:文化的内容 想一想:①你知道哪些中华文化?(得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从殷商时期延续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活动二:四大文明古国对比 思考:为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总结: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设计意图:根据一些文化类节目和舞蹈,将中华文化的抽象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 活动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 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