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7943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2024)2.8《我为班级作贡献》教学设计(含2课时)

日期:2025-11-0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8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道德,法治,二年级,上册,2024
  • cover
新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为班级作贡献》教学设计(2 课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二年级 课题:《我为班级作贡献》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材版本:新版人教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第一课时:知道班级生活中存在许多可贡献的小事(如维护卫生、帮助同学、管理物品等),了解不同贡献行为对班级的积极作用。 第二课时:掌握具体的班级贡献方法(如整理图书角、提醒同学遵守纪律等),明确自己能胜任的班级贡献任务。 (二)能力目标 第一课时:能主动观察并列举班级中需要帮忙的事,学会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贡献想法,提升观察与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能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班级贡献任务,学会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如图书整理混乱),提高动手与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第一课时:萌发 “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的意识,感受为班级做事的意义,初步产生为班级贡献的意愿。 第二课时:体验完成贡献任务的成就感,增强班级归属感与责任感,愿意长期坚持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发现班级中可贡献的具体事项,理解贡献不分大小,人人都能为班级出力。 第二课时:实践班级贡献任务,掌握简单的贡献方法,感受贡献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从 “被动接受” 转向 “主动思考”,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而非 “旁观者”。 第二课时:帮助学生克服实践中的畏难情绪(如担心做不好),将贡献行为内化为日常习惯,而非一次性活动。 四、教学准备 教具:班级 “问题照片”(如凌乱的图书角、歪斜的课桌椅、地面的小纸屑)、“贡献之星” 奖章贴纸、班级贡献任务卡(如 “图书管理员”“卫生小卫士”)、贡献成果展示板。 学具:“我的贡献想法” 绘画纸、彩笔、小组合作实践工具(如抹布、图书分类标签、扫帚)。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班级 “需要” 我发现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展示班级合照,提问:“同学们,这张照片里的我们笑得真开心!我们每天在班级里学习、游戏,班级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如果家里的玩具乱了、地面脏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学生自由发言(如 “整理玩具”“扫地”),教师追问:“那我们的班级‘家’里,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寻找班级里的‘小需要’,聊聊怎样为班级作贡献。” 板书课题 ———《我为班级作贡献》,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班级 “小问题” 大搜索(15 分钟) 情境观察:教师播放提前拍摄的班级 “问题照片”(依次展示凌乱的图书角、歪斜的课桌椅、黑板边缘的粉笔灰、地面的小纸屑),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照片,我们的班级‘家’遇到了哪些‘小麻烦’?这些‘小麻烦’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吗?”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 4 组,每组围绕 1 张 “问题照片” 讨论:“这个‘小麻烦’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它?”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说出具体做法(如 “图书角乱了,我们可以把书按大小排好”)。 集体分享:每组推选 1 名代表,结合照片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将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整理在黑板上(如 “整理图书角”“摆正课桌椅”“擦黑板边缘”“捡纸屑”),并标注 “可贡献的事”。 教师小结:“原来班级里有这么多需要帮忙的‘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我们能为班级做的贡献。贡献不分大小,哪怕是捡一张纸屑,也是在爱我们的班级。” (三)探究活动二:我的贡献 “金点子”(15 分钟) 独立思考:给每位学生发放 “我的贡献想法” 绘画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刚才提到的事,我还能为班级做什么?比如帮同学拿文具、提醒大家上课安静…… 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旁边可以简单写几个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