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9238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33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2课时,教案
  • cover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水泥道的美,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通过想象画面、品读关键语句、对比朗读、角色体验等方法,深入体会语言之美和作者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描写水泥道美景的段落(第5-9自然段),读出画面感和愉悦之情。 4. 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尝试模仿课文写法,描写自己观察到的身边美景片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水泥道美景的语句,感受语言之美和画面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和生动语言(比喻、拟人)将平凡景物写得如此美妙;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 复习导入,唤醒画面 1. 回顾提问: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谁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预设:写“我”在上学路上看到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的梧桐落叶,非常美丽。) 2. 聚焦核心: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条水泥道给你留下的印象?(预设:美丽、漂亮、神奇、像地毯、金色……)教师板书核心词:美。 3.揭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条水泥道,细细品味它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种美写出来的,我们还能不能像作者一样去发现和记录身边的美。 二、精读品析,感悟“美”境 1. 聚焦“美”景,整体感知 提问引导:课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景?(引导学生找到第5-9自然段)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第5-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笔划出最能打动你、让你觉得特别美的词句。 2. 深入品读,体会“美”言: 品读比喻句,感受形象美: (1)出示句子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提问: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水泥道比作地毯)为什么这样比?(铺满了落叶,平整、色彩丰富、延伸感强) 追问:这地毯有什么特别之处?(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长很远)引导想象“闪闪发光”可能是什么景象?(露珠、阳光照射下的湿润落叶)“一直铺到路的尽头”让你感觉怎么样?(美得望不到头,很壮观) 指导朗读:读出地毯的华丽、绵长与壮观。强调“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尽头”。 (2)出示句子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提问:这里又把什么比作什么?(落叶比作小巴掌)为什么比作“小巴掌”?(形状相似)仅仅是形状像吗?“金色”写出了什么?(颜色美)这样写出来的句子给你怎样的感受?(写出了落叶的外形,形象生动。) “熨帖地、平展地”让你仿佛看到落叶是怎样的状态?(贴得很紧、很平整、很舒服)引导体会用词的精准。 换词对比:把“熨帖地、平展地”换成“平平地、整整地”好吗?为什么?(体会原文词语更生动形象,仿佛落叶有生命,很乖巧地贴在地上)。 指导朗读:读出落叶的可爱、乖巧与平整。强调“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 小结:类似以上两个句子我们称之为“比喻”,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能让所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品读拟人句,感受灵动美: 出示句子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提问:这里把什么当作人来写了?(小雨靴比作小鸟)哪些词句让你感觉像人?(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想象一下,小雨靴(或者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兴奋、自由自在) 引导思考:为什么作者能把小雨靴写得这么快乐?(因为作者自己走在这样美丽的路上,心情非常愉快!) 板书:心情愉悦。 小结:鸟儿蹦跳着、歌唱着运用了拟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