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5009

3.14《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958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14,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青岛版三上科学第三单元第14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 (对应大单元活动5:征服天空的终极挑战) 一、活动主题 解锁升空密码———校园热能工程师挑战赛(终级任务) 二、课程标准依据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热空气上升) 学习内容 3.3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学段目标 ①解释热气球上升原理;②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3~4年级) 三、教材分析 1.核心内容:通过热气球升空现象,探究热空气性质及其在航空中的应用。 2.实验重点:对比冷/热空气的浮力差异,理解“密度变化→浮力产生”的简化模型。 3.跨学科融合:物理(浮力)、历史(中国古代孔明灯)、工程学(载人热气球设计)。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理解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是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科学思维 通过类比推理建立“温度-密度-浮力”的逻辑链 探究实践 制作简易热气球并测试升空条件 态度责任 培养航空探索精神;感悟中国航天科技崛起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热空气上升现象的观察与原理描述。 2.难点:理解“密度差产生浮力”的抽象概念 六、教学准备 1.材料包: (1)薄塑料袋(40×60cm)、酒精棉球、铁丝架 (2)电子秤、透明水槽、冷/热水 (3)蜡烛、秒表、温度计 2.教具: (1)热气球结构剖面图 (2)中国首艘飞艇“上海号”历史照片 (3)神舟飞船返回舱降落视频 3.安全:防火毯、护目镜、通风环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空的召唤 教师活动: “热能工程师们!终极挑战来临———学校科技节要举办‘热气球嘉年华’,但试飞时气球总趴在地上!谁能破解升空密码?” 提问: “为什么烤火时,纸屑会在火焰上方跳舞上升?” 学生活动: 分组点燃蜡烛,撒纸屑观察上升气流 记录现象:“纸屑被热气顶上天!” 设计理念: 用校园科技节真实任务驱动,生活现象切入降低认知门槛。 (二)新授:热空气的魔力 任务1:空气轻重大比拼 实验: 1.透明水槽注入冷水,放入装满空气的扎口塑料袋 → 沉底 2.水槽换热水,同一塑料袋放入 → 浮起 关键发现:空气受热变“轻”,冷水里变“重”! 任务2:迷你热气球挑战 合作制作: 1.铁丝架固定酒精棉球,套薄塑料袋 2.点燃棉球加热20秒后放手 3.记录升空高度和留空时间 数据擂台: 1组 65℃ 210 8.2 2组 80℃ 320 12.5 工程师结论: “温度越高,空气越‘轻’,浮力越强!———这就是热气球的飞天秘钥!” (三)深度探究:从孔明灯到空间站 教师提问: “三国时期诸葛亮用孔明灯传递军情,现代中国航天如何利用热空气?”(播放神舟返回舱着陆视频) 学生发现: 1.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生热,底部隔热层像“超级热气球”抵挡高温 2.降落伞打开前,反推火箭喷火形成热气缓冲垫 民族自豪感升华: “从诸葛亮的智慧到神舟飞船的科技,中国人用2000年把‘热空气’从战场信使变成护国重器!未来,你们会让它在火星升起五星红旗!” (四)总结迁移:工程师的星空 教师总结: “真正的工程师,既要懂原理(热空气上升),更要敢创造(征服深空)。现在请提交终极方案——— 迁移任务: 1.设计“火星热气球”:火星大气稀薄,如何改进热源和气囊? 2.竞赛规则:最可行方案将获“未来航天工程师”认证 金句升华: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中国航天人正把热空气的古老智慧,铸成探索宇宙的新钥匙!” 八、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解释3个热空气应用(如烟囱排烟、抽油烟机) ★:描述现象 ★★:标注气流方向图 ★★★:分析安装高度的科学依据 提升作业 测试不同形状/材质气囊的升空效果 ★:定性描述(如“塑料袋比纸袋飞得高”) ★★:测量高度数据 ★★★:建立“表面积/重量比”与升力关系 拓展作业 设计“金星探测热气球”(地表温度46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