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076

13.2 第2课时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网格、面积等问题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华东师大版(2024)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364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2,21张,华东师大,学期,数学上,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时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网格、面积等问题 第13章 13.2 勾股定理的应用 1.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2.提高建模能力,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难点)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如图(1)所示,可以算出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那么两个正方形并排所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长为,n个正方形并排所得矩形的对角线为. 一、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网格问题 (课本P135例3)如图,在3×3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请在给定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画出所有从点A出发,另一个端点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的线段; 例1 解 如图,AB,AC,AE,AD的长度均为. (2)画出所有以小题(1)中所画线段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解 如图,△ABC,△ABE,△ABD,△ACE,△ACD,△AED就是所要画的等腰三角形. 反思感悟 勾股定理与网格综合求线段长时,通常是把线段放在与网格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其长度.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有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跟踪训练1 √ 二、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不规则图形问题 (课本P135例4)如图,已知CD=6 m,AD=8 m,∠ADC=90°,BC=24 m,AB=26 m.求图中着色部分的面积. 例2 解 在Rt△ADC中, ∵AC2=AD2+CD2=82+62=100(勾股定理), ∴AC=10. ∵AC2+BC2=102+242=676=262=AB2, ∴△ACB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S着色部分=S△ACB-S△ACD=×10×24-×6×8=96(m2). 反思感悟 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方法: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等,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课本P141复习题B组第8题)如图,有一块四边形地ABCD,∠B=90°,AB=4 m,BC=3 m,CD=12 m,DA=13 m.求这块四边形地的面积. 跟踪训练2 解 如图,连结AC. ∵∠B=90°,AB=4 m,BC=3 m, ∴AC==5(m). ∵CD=12 m,DA=13 m,且52+122=132, ∴AC2+CD2=DA2, ∴△ADC是直角三角形. ∴S四边形ABCD=×3×4+×12×5=36(m2). 1.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为 A.3 B.9 C.16 D.25 √ 解析 由题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 ∴正方形的面积为3×3=9. 2.如图,在四个均由十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各有一个三角形,那么这四个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解析 A项,如图, ∵AC2=12+32=10,BC2=12+22=5,AB2=12+42=17,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项,如图, ∵AC2=22+42=20,BC2=12+22=5,AB2=32+42=25,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项,如图, ∵AB2=22+22=8,AC2=22+22=8,BC2=16,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项,如图, ∵AC2=12+32=10,BC2=12+32=10,AB2=22+42=20,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A,B,C,D是网格线交点,则S△ABC    S△ADB(填“>”“=”或“<”). = 解析 ∵AB2=22+22=8,BC2=12+12=2,AC2=32+12=10, ∴AB2+BC2=AC2,AB=2,BC=, ∴△ABC是直角三角形, ∵AD=BD=2, ∴S△ABC=AB·BC=×2×=2, S△ADB=AD·BD=×2×2=2, ∴S△ABC=S△ADB. 4.计算图中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 BD2=AD2+AB2=122+162=400, ∴BD=20, ∵CD2=152=225,BC2=252=625, ∴CD2+BD2=BC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BDC=90°. ∴BD⊥CD, S四边形ABCD=S△ABD+S△BDC=×16×12+×15×20=246. 本课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