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580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2729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3.2,PPT,七年级,数学,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掌握角的两种比较方法(叠合法、度量法),能准确判断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理解角的和、差运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和差计算。 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能利用角平分线进行角的计算与推理,提升几何直观与运算能力。 幻灯片 3:知识回顾与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角的定义: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公共端点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边。 角的表示方法:用三个大写字母(如∠AOB)、一个大写字母(如∠O,顶点唯一时)或数字 / 希腊字母(如∠1、∠α)表示。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1°=60′,1′=60″。 情境导入: 场景 1:小明用两根硬纸条制作了两个角,∠1 和∠2,他想知道哪个角更大,该如何比较呢? 场景 2: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AOB,若从顶点 O 出发再画一条射线 OC,把∠AOB 分成两个小角,这两个小角与∠AOB 有什么数量关系? 提问:角的大小如何比较?角的和差运算该如何进行?如何利用射线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幻灯片 4:角的比较方法 1. 叠合法(直观比较,适用于图形) 操作步骤: 使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如将∠AOB 与∠COD 的顶点 O、C 重合)。 使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如将 OA 与 OC 重合,且边的方向相同)。 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 若另一条边也重合(如 OB 与 OD 重合),则∠AOB = ∠COD; 若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内部(如 OB 在∠COD 内部),则∠AOB < ∠COD; 若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外部(如 OB 在∠COD 外部),则∠AOB > ∠COD。 图示说明: (1)∠AOB = ∠COD (2)∠AOB < ∠COD (3)∠AOB > ∠COD O=C O=C O=C /|\ /|\ /|\ / | \ / | \ / | \ OA OB OA OB OA OB \ \ \ \ OD \ OD \ OD 2. 度量法(精确比较,适用于数值) 操作步骤: 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两个角的度数(如∠1 = 35°,∠2 = 42°)。 比较度数大小:度数大的角更大(如 35° < 42°,则∠1 < ∠2)。 注意事项:测量时需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 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为角的度数。 幻灯片 5:角的和差运算 1. 角的和运算 定义:两个角的和是指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所形成的新角(顶点相同),新角的度数等于两个角的度数之和。 示例:如图,∠AOB 与∠BOC 有公共边 OB,且 OC 在∠AOB 外部,则∠AOC = ∠AOB + ∠BOC。 若∠AOB = 30°,∠BOC = 20°,则∠AOC = 30° + 20° = 50°。 2. 角的差运算 定义:两个角的差是指从较大角中减去较小角,得到的新角的度数等于两个角的度数之差。 示例:如图,∠AOC = 50°,∠AOB = 30°,且 OB 在∠AOC 内部,则∠BOC = ∠AOC - ∠AOB = 50° - 30° = 20°。 3. 运算性质 角的和差运算满足 “度数对应运算”,即若∠α = m°,∠β = n°,则∠α + ∠β = (m + n)°,∠α - ∠β = (m - n)°(m > n)。 运算时需注意单位统一(度、分、秒需分别运算,满 60 进 1 或借 1 当 60)。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1(角的比较与和差运算) 例 1:如图,已知∠AOB = 45°,∠BOC = 30°,OD 平分∠AOC,求: (1)∠AOC 的度数; (2)∠AOD 的度数; (3)比较∠AOD 与∠BOC 的大小。 解答与分析: (1)∠AOC 是∠AOB 与∠BOC 的和(OC 在∠AOB 外部): ∠AOC = ∠AOB + ∠BOC = 45° + 30° = 75°。 (2)OD 平分∠AOC,即 OD 将∠AOC 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AOD = ∠AOC ÷ 2 = 75° ÷ 2 = 37.5°(或 37°30′)。 (3)比较∠AOD 与∠BOC: ∠AOD = 37.5°,∠BOC = 30°,因 37.5° > 30°,故∠AOD > ∠BOC。 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