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一中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在吉林双塔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蚌壳以及哺乳动物、鸟类、鱼类骨骼:其中石器 类型主要为刮削器、尖状器等,石铲、锄等工具尚未发现,出土的骨器也多为骨锥、骨镞 等。这些发现可说明,当地远古文明 A.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B.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C.畜牧养殖业较发达 门.以渔猎采集为主业 2、图1、图2为我国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图。这说明中华文化 图1中国引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图2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 A.起源具有多元性 B。各区域间相对孤立 C.发展趋向一体化 D:擅长吸纳外来文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B。距今约1万年前,人们已大量使用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大议口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 D.仰韶文化时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生产发展,人口增 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 家。依此标准,下列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是 ①陕西姜赛聚落遗址 ②山西陶寺遗址 ③河南二里头遗址 ④浙江良渚遗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页共5页 5、四川三星堆遗址(约公元前2800年一前800年)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背铜鼎的造型, 与中原青铜器的同类器型非常相似:作为祭祀仪仗的玉璋、玉璧、玉琮,与二里头、股墟 出土玉器几乎如出一辙。这说明 A.三星堆文明源于中原文明 B.区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蜀地文明的特色十分鲜明 D.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6,表1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表1 文化遗址 发现遗存(部分) 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距今约14000一18000万年 浙江上山遗址 缺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约8600—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约7600一80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 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7.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 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A.良渚遗址古城墙 B.甲骨文的记载 C.二里头遗址资料 D.何尊及其铭文 8。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国家取代了部落 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部落取代了氏族 D.铁器取代了背铜器 9.商朝是依靠一系列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 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统治者创立了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10.何尊是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之一,内底铸铭文12行122个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 天下的中心。通过何尊铭文我们可以了解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私有制的起源 C.西周初年的状况 D.战国诸侯纷争 11.公元前582年,晋国打败齐国,要求齐国把道路都修成东西方向,以便利晋国车马通行。 齐国宁愿割让土地也不恩接受晋国这一要求,并表示若晋国一意孤行,齐国不惜决一死战。 齐晋的争端说明当时 A.齐国的领土主权意识淡湖 B.军事作战受制于地理环境 C.两国皆重视对商贸的保护 D。争霸战争破坏了分封礼制 12春秋时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至战 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已为华夏所吸收、融合,出现了华夏居中、“我夷”分 布四方的“五方之民”的观念。这一变化 A.说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基本消失B,有利于大一统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