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夏金等北方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中国如何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第10课 本课时间线 960 契丹建国 统一蒙古 916 1234 北宋建立 1038 西夏建国 1115 金朝建立 1125 金攻灭辽 1127 金灭北宋 1227 蒙古灭夏 1234 蒙古灭金 忽必烈即位 1271 元朝建立 1276 元灭南宋 1279 元朝完成统一 1368 元朝灭亡 1206 契丹帐 【北宋】苏颂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一、辽与西夏 1、辽的建立 时间:916年 民族:契丹族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游牧文明 农耕文明 2、辽的政治制度 南、北面官制度 材料反映了辽朝实行什么制度?有何特点? “因俗而治”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指宫廷)、部族(泛指契丹人)、属国(臣属于辽的其他少数民族)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一、辽与西夏 四时捺钵:迁徙的行营是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 3、辽的政治中心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 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 炭山 四月上旬—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放鹰 秋捺钵 庆州 伏虎林 七月中旬 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 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 猎虎 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辽史 营卫志》 一、辽与西夏 一套制度+两套称谓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 夏国传》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宋史·夏国传》 3、西夏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时间:1038年 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西夏称谓 汉语语意 兀卒、乌珠、吾祖 皇帝 国相 最重要官职,统揽军政大权(宰相) 一、辽与西夏 二、金朝入主中原 1、金朝建立和入主中原 时间:1115年 民族:女真族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都城:上京(后迁都燕京) 大事记: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141年绍兴和议;1153年迁都燕京 灭亡:1234年(蒙古→元) 2、金朝的政治制度 猛安谋克制度 沿袭唐宋+猛安谋克 特点:兵民合一(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猛安谋克相当于一种基层的组织制度和沟通联络的方式;一旦打仗,猛安谋克里边的青壮年就一起上阵也不必临时征点,类似“全民皆兵”的组织方式。 女真把统治重心迁移到北京以后,又把大量原来在关外的女真猛安谋克户也都迁到了关内,让他们在关内屯田,并把关内很多百姓的土地都硬行分给了女真的猛安谋克户,这样就增加了与当地民户的矛盾。而与内地传统的农民比较起来,女真猛安谋克户不善于精细的农耕,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就把土地又租给周边的民户。有一些人在当地落户以后就跟当地人通婚了,这些人的汉化程度越来越深,就越来越不爱打仗。 ———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二、金朝入主中原 蒙古的崛起与对外战争形势图 1253年 灭大理 1247年 吐蕃归附 1218年 灭西辽 1206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 1234年 灭金 1215年 攻占中都 1214年 迁都南京 1227年 灭西夏 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