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1516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211010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课,夏金元,金元,统治,教学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教材,梳理辽、西夏、金政权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 名称 (契丹)辽 西夏 金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一、辽、西夏和金政权的建立 1120年形势图 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府 女真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会宁府 民族关系: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建立时间:916年 民族:契丹族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西夏(党项族) 民族关系: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兄弟相称) 1005年“澶渊之盟” 建立时间:1038年 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辽(契丹族) 1044年 庆历和议 一、辽、西夏和金政权的建立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 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上京) 金灭辽 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女真 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兴起 1114年 1115年 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蒙古灭金 1125年 1127年 1153年 12世纪后期 1234年 金朝入主中原 女真的崛起和入主中原 金朝由东北入主中原,一度出现治世。 学习聚焦 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 金朝迁都燕京(中都),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后来元朝在金中都东北兴建大都。明朝前期迁都北京,位置比元大都略微南移。明朝嘉靖年间,又在北京城南面加修外城。今天北京的中心区域由此形成。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此可知,北京城址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四五《百官志》 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①南北面官 辽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宋]余靖《武溪集》 北面官——— 内容: 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契丹人和汉人担任) 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物 (契丹人担任) 南面官——— 思考:该制度有什么作用? 二、辽、西夏和金的制度建设 内容: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 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春水、夏凉、秋山、坐冬) 辽国……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辽史·营卫志》 辽代庆东陵壁画 《四时山水图》 ②四时捺钵制 辽 二、辽、西夏和金的制度建设 材料: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上》 仿建宋制 西夏 二、辽、西夏和金的制度建设 材料1:金之初年…-行兵则称猛安,谋克,以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 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猛安谋克制 金 特点: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 二、辽、西夏和金的制度建设 蒙 古 金 西 夏 南 宋 西 辽 通过三个时期的版图对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元代形势图 从多个政权的并立对峙到疆域的大统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