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与两宋长期并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 学习目标 通过对辽、夏、金、元版图的对比,了解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统一。 [时空观念] 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并掌握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的特点、概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概括行省制度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通过认识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的民族国家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 通过课后作业练习,培养提取论题,史论结合,完成历史小论文的能力。【历史解释】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 任务:阅读教材,梳理各个民族政权的概况。 辽 916—1125 西夏 1038—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1—1368 建立民族 兴起地域 与宋关系 被谁灭亡 契丹族 金(1125) 党项族 蒙古(1227) 女真族 蒙古族 蒙古(1234) 明(1368) 辽河上游 陕北、宁夏 黑龙江、松花江 北漠草原 长期对峙,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问题: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辽、西夏、金、元政权有何相似点? 相似点:①少数民族建立 ②起源于边疆地区 ③享国均达百年之久 ④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处于更迭、并立的局面 1、辽———契丹族 军事联盟 唐初:大贺氏联盟。 唐太宗曾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败亡 1125年:为金所灭 部落 早期:起源于东胡鲜卑,契丹八部 国家 916年:阿保机统一各部,称帝,国号契丹,947年改为辽,建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 2、西夏———党项族 藩镇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败亡 1127年:为蒙古所灭,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元朝改西夏故都中兴府为宁夏路,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部落 汉朝: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形成党项八部 国家 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与北宋有和有战,最终向宋称臣,由宋每年赐“岁币”。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 3、金———女真族 部落联盟 11世纪: 组成部落联盟,阿骨打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 败亡 1234年: 在南宋和蒙古夹击下灭亡 部落 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 ———《金史·本纪一》 国家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先后灭辽和北宋,在采石之战后放弃灭南宋。 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金史·本纪第二 太祖》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 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1260年,忽必烈即位。 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宋都临安。 元代形势图 3、元朝———蒙古族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 蒙 古 金 西 夏 南 宋 西 辽 通过三个时期的版图对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元代形势图 从多个政权的并立对峙到疆域的大统一 P58学思之窗: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辽史·营卫志序》 任务:根据材料,概括辽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分析他们具有什么特点? (一)辽的制度建设 制度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1)职官:南北面官制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2)行营:四时捺钵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