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3697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22656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6张,课件,文化,社会,11课
  • cover
(课件网) 香筒(宋)故宫博物院 北宋越窑青瓷熏炉 浙江省博物馆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宋·吴自牧《梦粱录》 “宋之经费,茶、盐、矾之外,惟香之为利博,故以官为市焉。” ———《宋史·食货志》 香料在宋代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 北宋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口数量? 唐宋人口数对比(户数 单位:万)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一年多熟,麦稻复种,占城稻引入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提高土地利用率、粮食产量、人口数量 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根据左图和教材,指出北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意义。 农产品商品化 发展概况 意义 耕作制度 种植结构 棉花普及 边疆开发 ①稻麦复种制 ②一年两熟或三熟 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 物的农户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宋朝开始,元朝逐渐 普遍 带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边疆农业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一、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青花瓷 部门 发展概况 意义 制瓷业 矿冶业 印刷业 宋:五大名窑 元:青花瓷和釉里红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 东京普遍用煤作燃料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雕版印刷术普及 活字印刷术发明 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对中国: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对世界:影响世界文明进程 一、经济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进步 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一、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新发展 具体表现 城市繁荣的表现:人口繁多、交易频繁、市场活跃、服务业发达、娱乐丰富 《清明上河图》中的历史 运输铜钱: 货币需求量大、铜钱笨重 商贩占道经营: 打破空间限制 栀子灯与灯箱广告: 打破时间限制;广告意识 《清明上河图》中的历史 驼队:与少数民族贸易往来 码头卸货:内河航运发达 檀香店:对外贸易 南货:南北经济交流 总体:商品经济繁荣 新发展 具体表现 国库财源:外贸税收成为宋元国库重要财源; 交易商品:丝织品、瓷器出口,香料珠宝进口 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市场蓬勃 海外贸易 纸币出现 城市繁荣 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 重要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 基层市场:涌现,面向大众,如草市(农村集市) 边境贸易:官方榷场贸易、民间贸易 一、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指出地图中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分布特点,并得出结论。 (四)经济格———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北民南迁、南方安定、条件优越、民族交融、统治者、人民 2.表现: 宋元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南方成为最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一、经济的发展 分析经济重心南移有什么影响?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581-1911年,各朝代进士纬度分布 3. 影响: 1)交通:重开大运河,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2)文化:文化重心南移(促进南方文化发展) 3)经济: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海上贸易繁荣。 4)民族:促进民族交融 一、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格———经济重心南移 【自主学习】依据教材结合所学,梳理宋朝社会变化的具体表现。 领域 表现 平民社会到来 门第观 科举观 婚姻观 人身束缚 松弛 社会控制 松弛 到宋朝,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 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