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卓越升学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2025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学者熊伟研究指出,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其复杂精美的纹饰可能与祭祀仪式有关,而规格统一的墓葬则暗示了社会等级分化。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剩余产品大量出现 B.早期国家形态已经产生 C.原始宗教信仰逐渐形成 D.统治阶级开始垄断神权 2.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城址分布广泛,其中黄河流域约40处,长江流域约18处,辽河流域近80处,其他区域零星分布。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中原文明辐射范围广阔 B.早期文明呈现多中心格局 C.游牧与农耕文明长期对峙 D.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水平 3.学者叶自成认为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周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是华夏国家联合国的政治符号,周天子起着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的作用”。叶自成意在强调( ) A.周是春秋时期的霸主 B.周王仍有天下共主地位 C.周王室是和平捍卫者 D.战争推动中央集权发展 4.灭亡西周的犬戎,不仅自称是黄帝后裔,还自称族姓也与黄帝相同。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华北的北狄人中,骊戎氏和白狄鲜虞,也都自称姬姓,与黄帝同根。这反映出( ) A.华夏认同的发展 B.诸侯争霸的策略 C.礼崩乐坏的局面 D.姬姓贵族的特权 5.下面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部分)表格。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思想家 基本观点 A 孟子 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B 老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C 荀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6.下图为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郡尉县尉负责管理民政 B.行政体系以三公为核心 C.中央直接管理郡县乡里 D.分工明确官僚各司其职 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地方税收 B.恩泽宗族贵胄 C.削弱王国势力 D.促进区域交流 8.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称赞该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学著作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9.马球运动源于唐朝。考古发现,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出土“渤海靺鞨”铭文马球纹铜镜,吉林和龙渤海国墓葬出土唐王朝的马球纹锦。这些出土文物可用于说明唐朝( ) A.对外贸易的兴盛 B.强化西南边疆管理 C.与渤海交往密切 D.平等对待各族人民 10.唐玄宗晚年怠政,对节度使的信任远超中央官员,甚至允许节度使长期连任、父子相承。同时,为削弱朝中大臣对边疆的影响力,唐玄宗重用胡人担任节度使,认为其“无党援”,却忽视了对其忠诚度的约束。这一局面的发展直接导致了(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11.晁云熙在《容斋随笔·四笔》中评价道:“唐世科举之柄,颛(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材料说明了唐代科举制( ) A.选拔方式多样 B.其公正性受到严重的挑战 C.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D.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12.汉代以来,皇帝往往通过中央官制的创设与调整以分夺、削弱宰相的决策权与行政权,例如,信用身边近臣组成内朝决策机构,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互相牵制等。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设三公九卿 B.创立九品中正制 C.推行察举制 D.确立三省六部制 13.表2为唐朝建中元年(780年)前后的户口与税收收入情况对比。据此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