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1368-1840年) 明清时期 总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具体表现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 发展与迟滞并存:①农耕经济、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思想文化 承古萌新:①思想文化专制,理学占统治地位;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②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市民文化发展,文学、艺术体现新时代特色;③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西学东渐,但未产生近代科学。 民族 通过战争、和议、册封、设置机构等措施,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外交 ①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②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斗争。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第12课 打工皇帝 1344 年夏天,元朝统治下的淮河流域接连遭受旱灾和瘟疫。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佃农九口之家,半个月内相继病死四人。家中的小儿子、年仅 17 岁的老八为饥饿所迫,削发为僧,出外游方乞讨。后来,他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因为打仗骁勇,得到主帅赏识,主帅不仅把养女嫁给他为妻,还给了他一个新名字: 中都谯楼: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中心,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也被称为华夏第一谯楼 朱元璋 打工皇帝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讨元北伐檄文《谕中原檄》 1 2 3 4 招募老乡徐达 得遇贤才李善长 采纳徐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礼遇刘基,广纳贤才 整合农民势力 消灭竞争对手 打工皇帝 ▲ 明皇陵 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陵园,占地约二万余亩。 大明皇陵之碑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 亲征荆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 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鋩…… 打工皇帝 ▲ 明孝陵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康熙御笔 部分皇帝概览 明宪宗 15年不上朝 明武宗 长期出巡在外 明世宗 24年不上朝 明神宗 28年不上朝 万历皇帝明神宗,他做了几十年皇帝,有二十几年没有上过朝,政府里大臣都没有见过他一面……但我们不能尽怪这些皇帝的不好,因他们精力、智力有限,天天困在深宫,而要处决一应国家大事,这何等的不容易!勿怪他们要怕事偷懒,避不上朝。 我们只该怪明太祖定下那制度不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为什么?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问题探究1:为什么明太祖要罢废宰相? 材料①: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