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5919

【核心素养】6.1.1 无性生殖 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共32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3761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张,下册,八年级,生物,2024,核心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八年级 下 第一节 无性生殖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标要求 思考 板书设计 课标要求 学业要求:能够从生物学角度简要说明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生产实践的意识。 学习内容: 1、说明植物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 2、举例说出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3、描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4、尝试进行一种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活动。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形成“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实现”的观念,理解无性生殖是生物适应环境、延续种族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或视频,描述无性生殖的现象;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归纳无性生殖的多种类型;通过分析无性生殖的特点,推理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社会责任:关注无性生殖技术在农业生产、植物繁育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 激趣导入 竹子开花较为常见,大多数竹子开花后会死亡。在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片竹子开花会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很少开花的竹子是如何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呢? 激趣导入 竹有很多地下茎(即竹鞭),地下茎分节,节上的芽可以发育成竹笋。竹笋长成新竹。也就是说,竹的地下茎可以直接长出新个体。 任务一:无性生殖的概念 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关键词: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由母体直接产生”。 类比理解: 就像“克隆”一样,新个体几乎是母体的“复制品”。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1、分裂生殖: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大小、形状相似的新个体。主要见于低等生物,如草履虫。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2、出芽生殖:母体在一定部位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如酵母菌、水螅。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3、营养生殖: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新个体的方式。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特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常见方式: 扦插、嫁接等。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或水中,这就是扦插。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便长出根,上部发芽。最后枝条长出一个新个体。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用扦插枝条的方法来繁育月季花、番薯、葡萄、菊花等植物。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2)嫁接:“把一株植物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株植物(砧木)上,使它们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接穗负责结果,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砧木负责吸收水分和养料,并能增强抗逆性。‘强强联合’,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枝接示意图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芽接示意图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嫁接既能保持果树的优良特性,又能使植株提早开花结果。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4、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叶片或茎段等,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其发育成“试管苗”,进而得到完整的植株。 任务二: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组织培养的优点: 繁殖效率极高、能脱去病毒、保持品种优良性状。 思考 “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也很快。那么,它有没有缺点呢?如果环境突然发生巨大变化,这些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后代可能会面临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