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2621

2.1 命题、定理、定义 教案

日期:2025-11-0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77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命题,定理,定义,教案
  • cover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教学目标 通过已有经验,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够判断命题的真假. 熟悉命题的结构,能够用“如果,那么”或“若,则”的形式对命题进行改写. 能够判断命题的真假,并将一些作为推理依据而直接使用的真命题称之为定理. 了解定义是对某些对象标明符号、指明称谓,或者揭示所研究问题中对象的内涵. 数学抽象:正确理解定理、定义,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逻辑推理:分析命题条件和结论间的推理关系,探索命题成立的过程,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严谨治学的良好品质,发展逻辑推理素养. ▍情境设置 [教师引导] 通过一些有趣的悖论,我们发现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本章我们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通过学习有关逻辑知识,帮助学生完善表述方式,学会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内容,进而形成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判断、推理的能力. 【问题导引1】 “等角的余角相等.”与“等角的余角相等吗?”这两句话一样吗?如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什么不同? “四边形不是多边形”与“四边形不一定是多边形”又有什么不同? ▍概念的探究与建构 一、命题的概念 【问题1】 【问题导引1】中的六句话是否都是命题? [学生活动] “等角的余角相等吗?”不是命题. “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不是命题,它是几何的作法. “四边形不一定是多边形”不是命题. 它们都不能判断真假. 其余的都是命题.其中,“四边形不是多边形”这个句子的判断是错误的,但它依然是命题,是假命题. 形成知识 在数学中,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作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的两个要素: 是陈述句,表达形式可以是符号、表达式或语言. 可以判断真假,即对某种事情作出判断. 【问题导引2】 试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并归纳这些语句表达形式的特点.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有一个内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对顶角相等; 若,则; 若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答:以上语句的特点是它们都是陈述句,可以判断真假,因而它们都是命题.其中,(1)(2)(4)(6)为真命题,(3)(5)为假命题. 【问题2】 观察【问题导引2】中的(1)(3)(5)(6),这些命题有怎样的表示形式 [教师引导] 这些命题都表述成了“若,则”(也可表述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如命题(1):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是“同位角相等”. [学生活动] 命题(3)中: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5)中:是“”,是“”. 命题(6)中:是“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形成知识 数学中,许多命题可表示为“如果,那么”或“若,则”的形式,其中叫作命题的条件,叫作命题的结论. 【例题1】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若,则; 若,则; 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那么;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析] ,. ,. :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 :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题2】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或“如果,那么”)的形式. 有一个内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对顶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则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