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实验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位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第1节,内容包括:一是微生物的概念、类型和培养方法;二是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寄生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使人和动植物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3个方面。教材系统分析了微生物在生物圈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对微生物一章的总结。具体概念如下:●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绝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腐生性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寄生性微生物是物圈中的消费者。◎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属于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有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对微生物的认识不够准确。微生物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但学生的优势在于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能够根据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 学习目标确定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真菌的寄生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6)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艾滋病人,学会关爱社会特殊人群。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微生物及其种类。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学习评价综合评价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自评组评教师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预习情况兴趣态度知识点掌握情况……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准备上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师:(播放幻灯片)同学看图片,大家有听说过“非典”吗?师:非典型肺炎在2002年开始爆发,期间因此死亡了900多人,好多医务人员也因此牺牲。那么引起这场灾难的元凶是什么呢?师:有些同学回答对了,是一种称为SARS的病毒,它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是一种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生物,属于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呢?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做好上课的准备。有!病毒!细菌!(不知道!) 回答正确即可 由非典,SARS病毒导入微生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贴近生活实际。 一.什么是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微生物吗?请举手回答师:回答正确!在书本上第52页,画起来,注意几个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低等。(播放幻灯片)(板书)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呢?师: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这个一定要注意了。蘑菇个头很大,但它是真菌,也是微生物。 生: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生:不是,蘑菇很大。 微生物概念 指导学生画书,提高学习效率。强调易错点,帮助学生理解。 二.微生物的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2.多细胞微生物:霉菌、蘑菇等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师:除了蘑菇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微生物,能不能列举几种?师:下面我们将微生物分为三种类型来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