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单元名称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学习之道” 设计者学校 选用教材 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 教学课时数 9课时 一、单元教学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有古代论辩类的文章,也有现代中国论辨类的文章,还有国外的随笔。虽然第六单元有古今中外的文章,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学习之道。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任务,对于人生来讲,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人们要适应社会,就必须终身学习,正如孔子所云: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学习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有非凡的意义。本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具有思辨性的学习之道的文章,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方法、写作技巧,最终提升自己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位置 课程类型 必修 课标要求 1.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2.语言的积累与构建高中生在本单元第一次接触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所以按新课标要求文言文语言的积累与构建十分重要。初中不讲的语法现象在本单元中要培养学生认知的能力。3.表达与交流方面学生依托本单元的课文将系统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探究作者在文章中针对的问题和主要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述思维、论述方式、论述方法等。4.提升思维品质在本单元中学生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5.养成读文章时圈点批注的习惯。6.关注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单元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2.落实文言文字词的学习,学会梳理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和虚词不同用法的方法。3.知人论世,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文章针对的问题、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4.学习作者有针对性的表达观点的方法。5.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提高文言文语法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针对的问题、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教学难点 1.从“学习之道”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2.关注社会热点,用所学议论文写作技巧写评论。 课时1———3目标 《劝学》《师说》第1-4课时:梳理文言文语法知识任务:1.识记文言实词、虚词,梳理文言一词多义、活用、特殊句式等。2.学会根据课文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3.文言知识小测试。基于学生学情,老师有必要落实和讲解重点的文言字词,并且用测试的形式讲练结合。在测试中巩固,在语境中巩固。 课时4目标 《劝学》《师说》1.通过《劝学》、《师说》学习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2.让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学习生活和师道的一些事情来展开论辩。 课时5目标 《反对党八股(节选)》、《拿来主义》1.学生详细复述课文。2.找出两篇文章针对的问题。3.通过填表格的方式,学生梳理这两篇文章列出的错误现象和给出的药方。 课时6目标 《反对党八股(节选)》、《拿来主义》1.画这两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学会运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2.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一些不良学习习惯,运用所学论证方式发表议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时7目标 《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1.研读经典,总结学习之道的论证方法。2.找出文章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并总结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效果。3.试着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法运用到段落的写作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