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2397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344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论证,PPT,26张,课件,习题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 (2024安徽滁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朽木不可雕也”在足够长的岁月里,成为雕琢者冠冕堂皇的借口,成为“朽木”们自 暴自弃的理由。朽木较良木而言,它更像一块试金石,考查雕琢者乍现的灵感和回春的 技巧。从理论上说,朽木也是一种材质,只要化腐生肌,就能焕发新的活力;即便无药 可救,只要停止腐朽的进程,便只是一段记忆的缩影。从实践上看,百草治百病,百人 有百用,朽木有朽木的特质与不群。新木生叶,朽木生芝。没有信心,纵是金玉良材, 也与废柴无异。天生你材必有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何况朽木。心不朽,木便永生; 心不朽,人便可塑。 1.下列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A.选文首先树靶子“朽木不可雕也”,接着驳斥这是“朽木”们自暴自弃的理由,然后论证 朽木的可雕之处。 B.“只要化腐生肌,就能焕发新的活力”,推理可得:如果朽木焕发了新的活力,那是因 为它已化腐生肌。 C.“百草治百病,百人有百用,朽木有朽木的特质与不群”,用类比推理展现了朽木的功 用,具有说服力。 D.“心不朽,木便永生;心不朽,人便可塑”,“不朽”“永生”在此处意思相同,符合逻辑 的同一律。 【解析】 B项,“只要……就”为充分条件,“化腐生肌”是“焕发新的活力”的充分条件, 而非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只能由前者推出后者,而不能由后者推出前者,所以“朽木焕 发了新的活力”不能推出“是因为它已化腐生肌”。 2.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 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 洁明了。(6分) 如果朽木可雕,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不可救药之人了,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就不需 要用极刑惩处了。 _____ ____。 _____。 故朽木不可雕也。 示例 如果朽木可雕,那么就不会有扶不起的阿斗了,对那些亡国之君我们也不用斥责了 如果朽木可雕,那么就不会有不成材的废柴了,我们也不用恨铁不成钢了(每空3分) 【解析】 本题要求仿写时使用归谬法,并且仿照示例来写。分析示例,示例先假设“朽 木可雕”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然后指出对应的社会现象(不会有“朽木”),以及对待“朽 木”的态度。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如果朽木可雕,那么……就不会……,对……不……” 的句式,写出对应的社会现象和对待“朽木”的态度。社会现象可以写“扶不起的阿斗” “不成材的废柴”等,然后指出对待这些人或物的态度,如对那些“扶不起的阿斗”式的国 君,我们不用再斥责,对那些废柴,我们也不用恨铁不成钢。 二、 (2024山西阳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4分) 据说,一个山西人一辈子最不能少的两样是醋和午觉。在外地朋友们困惑“这个觉 难道就非睡不可吗”的时候,山西的朋友们竟然也在感慨“午睡居然不是全国统一的”。 ①____?最常听到的解释是:山西人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导致了 他们更容易出现饭后困倦的生理反应。这种生理现象被称为“餐后嗜睡”,②____。 关于“晕饭”,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解释:吃得太饱之后,③____,大脑供氧不足了, 就会开始犯困。遗憾的是,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类似于消化胃中的食物,有 氧运动的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血液涌向肌肉,上述说法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人应该会 越跑越困,但实际上,反而让人头脑清醒。另外,已经有研究证明,人体在用餐后,颈 动脉的供血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除了“供氧”假说,还有被“酸碱论”爱好者推崇的解释:饭后胃酸的消耗使血液碱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