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3682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1926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生物,答案,图片,试题,期中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4.某心脏病患者(心率130次/mi)要做冠状动脉增强CT。为了成像清晰,要求受检者的心率 低于70次/min,故医生让他在检查前1h口服25mg倍他乐克。试推测倍他乐克的作用机理 可能是 高二生物学 A.激活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B.阻断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C.阻断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2025.10 D.促进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降解 注意事项: 5.人体中含脑啡肽的神经元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与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可减少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感觉神经末梢在疼痛刺激时释放S,从而阻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过程如图1所示。罂粟未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成熟蒴果划破后渗出的乳状液中含有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一阿片(主要是吗啡)。人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体内的Y一氨基丁酸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作用机制如图2,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丙泊 3.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4章) 酚等药物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机制如图3(图2、图3中的离子都是C】)。下列相 关分析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的 合题目要求的。 复基 1.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 长 A.水 B.红细胞 C.钠离子 D.氧气 2.人在劳动过程中,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一段时间后水泡会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 同阿片受体 误的是 图2 3 A.水泡内所含有的液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蛋白质 A.图1中甲细胞是感觉神经元,释放S作用于乙细胞使乙细胞兴奋并产生痛觉 B.水泡中的部分液体是由血浆渗透到组织液形成的 B.阿片和Y一氨基丁酸、丙泊酚都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完成细胞间兴奋的传递 C.水泡消失是因为其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Y一氨基丁酸与丙泊酚的受体蛋白相同,都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者效果更显著 如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可相互转化 D.阿片大量使用会干扰人体脑啡肽的正常调节作用,甚至产生药物成瘾而害健康 3.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箭头代表物 6.图1是用微型电表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图2是该神经纤维某处的膜电位 质运输方向或血流方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器 膜电位/mV +60 +30 D 30 c +++ 0123时间/ms A.人体内的大部分细胞生活于b中,如神经元、口腔上皮细胞等 图1 多 B.若I端为肝组织毛细血管动脉端,则Ⅱ端的血糖浓度可能大于I端 A.图1测得的电位可表示图2中AB段的电位 C.c位于淋巴管中,其来源于组织液,经血液循环流回血浆 B.图2中C和E点神经纤维膜上Na+的跨膜运输速率相同 D.a、b、c三者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或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物质 C.图2中FG段会发生Na外运和K+内运 【高二期中·生物学第1页(共6页)】 【高二期中·生物学第2页(共6页)】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A3.B4.B5.D6.B7.B8.B9.B10.A11.C12.C13.A14.B15.C16.D 17.(每空2分) (1)D细胞内液 (2)淋巴液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B(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无机盐、蛋白质HCO 18.(每空1分) (1)D E B C (2)收缩不收缩不收缩收缩不收缩不收缩 19.(每空2分) (1)3感受器 (2)单向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神经递质高尔基休 20.(除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