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8575

【备考202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3003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分子,解析,原卷版,本质,基因,复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目录 01 课标达标练 【题型一】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题型二】探究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题型三】DNA的复制过程、特点 【题型四】DNA的相关计算 【题型五】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02 能力突破练(新角度+新情境+新考法) 03 高考溯源练(含2025年高考真题) 题型一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1.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结构①始终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 B.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③连接 C.①与②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同一侧 【答案】C 【解析】A、DNA分子中3'端的结构①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A错误; B、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 C、①脱氧核糖与②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确; D、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每条链的5′ 端,即游离的磷酸基团不是位于同一侧,D错误。 2.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B.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3个氢键相连 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于内侧 D.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答案】B 【解析】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而非核糖核苷酸(RNA的组成单位),A错误; B、鸟嘌呤(G)和胞嘧啶(C)之间通过3个氢键连接,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骨架,排列在外侧,而碱基对位于内侧,C错误; D、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而非直接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是相邻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3.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同时有多种不同的空间构型,不同构型间可相互转化,主要类型如下表所示: 空间构型 B型DNA A型DNA Z型DNA 双螺旋直径 2.37nm 2.55nm 1.84nm 常见环境 主要存在形式 RNA-DNA杂交时 富含GC的区域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获取的每种构型DNA片段均具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羟基 B.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各型DNA的基本骨架 C.A型DNA的直径大,可为RNA聚合酶提供空间,便于基因的转录 D.若Z型DNA过度形成,紧凑的结构可能会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 【答案】B 【解析】A、DNA 分子的每条链一端有 1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另一端有 1 个游离的羟基。所以一个双链DNA 片段有 2 条链,就会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羟基 ,无论DNA是哪种空间构型(B 型、A 型、Z 型),均为双链,符合该特征,A正确; B、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的,而不是磷酸和核糖,核糖是 RNA 的组成成分 ,B错误; C、A型DNA直径较大,可能为RNA聚合酶提供结合空间,符合其在RNA-DNA杂交时的功能(如转录),C正确; D、Z型DNA结构紧凑(直径最小),过度形成会阻碍DNA解旋,干扰复制和转录所需的链分离,D正确。 4.科学家曾在蓝细菌体内发现一种名为S-2L的噬菌体,并发现该噬菌体部分碱基A被Z(2-氨基腺嘌呤)取代,Z与T之间的结合力和G与C之间的结合力一样强,且这种Z-DNA(含有Z的DNA)能够帮助噬菌体更好地抵抗细菌中某些蛋白质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2L与蓝细菌所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完全相同 B.Z-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较原DNA高 C.Z-DNA可能不易被细菌中的限制酶识别 D.Z-DNA中嘌呤比例大于嘧啶比例 【答案】D 【解析】A、S-2L噬菌体的核酸为DNA,蓝细菌含有DN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