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0讲 动物细胞工程(知识清单) 学习导航站 知识主脉络:可视化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 核心知识库:重难考点总结,梳理必背知识、归纳重点 考点1动物细胞培养★★★ 考点2动物细胞融合★★★ 考点3单克隆抗体★★★ 考点4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陷阱预警台:识别高频错误,提供防错策略(3大陷阱规避) 素养加油站:前沿科研成果或热点问题分析 真题挑战场:感知真题,检验成果,考点追溯 考点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2.原理:细胞增殖。 3.条件 (1)营养: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胞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2)无菌、无毒的环境 ①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②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3)温度、pH和渗透压 ①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温度多以(36.5±0.5)__℃为宜。 ②多数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 ③渗透压也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 (4)气体环境 ①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②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培养过程 (1)悬浮生长: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密度过大时,由于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细胞分裂受阻。 (2)细胞贴壁:多数细胞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生长。 (3)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原代培养:指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即在出现首次接触抑制之前)。 (5)传代培养:分瓶后的细胞培养。当出现接触抑制,需要传代培养时要先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贴壁生长的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再用离心法收集。 特别提醒 1.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①分瓶前,第一次用胰蛋白酶对动物组织进行处理后的培养是原代培养。 ②第二次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分瓶后的细胞培养为传代培养。 2.培养前分散成单个细胞的原因:①分散后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不会被彼此限制;②分散有利于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保证O2与营养的供应和代谢物的及时排出。 3.区分两种“培养”的关键是看用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 4.用酶两次处理的目的:第一次使用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便于分散后继续传代培养。 5.接触抑制和细胞贴壁都离不开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干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1)来源: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 (2)类型: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 (3)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 ①概念: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的潜能。 ②局限:胚胎干细胞必须从胚胎中获取,这涉及伦理问题,因而限制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 ③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分离了兔、牛、猴和人等的ES细胞,并证明了ES细胞可以在体外分化成心肌细胞、神经元和造血干细胞等细胞。 (4)成体干细胞 ①概念:成体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 ②类型 ③特点: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④作用:有着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与组织、器官的发育、再生和修复等密切相关。 ⑤应用 1)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血病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