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酶处理后的S型肺炎链球菌提取物,无法使R型菌发生转化 B.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用32P标记噬菌体,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的思路:分离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并单独检测其作用 2.在探究 RNA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谁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有科学家利用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乙组可知,仅有蛋白质外壳不能使烟草感染形成病斑 B.虽没有设置对照组,但可以得出R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丙组病斑较少,可能是裸露的RNA 在感染过程中易被酶所降解 D.对甲、丙、丁组病斑进行检测,可以得到新合成的子代TMV 3.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在研究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时,检测了上清液的放射性,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别用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来培养噬菌体以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 B.该实验无空白对照,32P组和35S组均为实验组 C.32P组上清液出现放射性是由于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最终证明DNA进入了大肠杆菌,而蛋白质没有进入 4.现代刑侦中,刑侦人员会利用DNA指纹技术对采集到的血滴、精液或头发等样品进行鉴定。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指纹技术运用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B.应用DNA指纹技术时需要使用限制酶切割成DNA片段 C.双链DNA中,嘧啶碱基数目占碱基总数的一半 D.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于DNA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5.某DNA分子片段结构如图所示。该DNA分子有1000个碱基对,碱基A占总数的32%,将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①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③,DNA聚合酶作用于① B.该DNA分子中G—C碱基对有360个,A—T碱基对有640个 C.复制3次后的DNA分子均被14N标记 D.该DNA分子中碱基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6.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15N标记DNA的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关于这一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得到的DNA带的位置有三个,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B.因为15N有放射性,所以能够区分DNA的母链和子链 C.将DNA变成单链后再进行离心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D.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有环状质粒DNA 7.早期科学家对 DNA复制方式的预测如图甲所示。科学家以大肠杆菌(30min 复制一代)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30min后离心现象如试管③所示,则可排除的 DNA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B.若60min后离心出现试管②的结果,则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若60min后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同时出现重带和轻带,则试管中重带与轻带的DNA链数之比为1:3 D.若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复制3次得到的DNA分子中只含14N的DNA占3/4 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某双链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解旋酶的催化 B.DNA复制需DNA聚合酶参与,可多起点同时进行半保留双向复制 C.若该DNA分子含m个碱基对、n个A,连续复制3次,则需胞嘧啶7(m-n)个 D.受精卵核DNA均被32P标记后,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2次,细胞中无32P/32P-DNA 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