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09306
6《微写作[描述事物、抒发情感、表达观点] 》课件(共70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517044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微写作[描述事物、抒发情感、表达观点]
,
课件
,
70张
,
PPT
,
中职
,
语文
(
课件网
) 微写作 描述事物 抒发情感 表达观点 第六单元 微写作 描述事物 主讲:旖小课 学习目标 壹 新课导入 贰 写作实践 叁 拓展练习 肆 描述事物 1.学会多角度观察静态景物、动态场景、变化过程。 2.学会使用不同的顺序写作,把文章写得有层次。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把事物写鲜活。 (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统编版 学习目标 (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统编版 课堂导入 如诗如画的家乡美景,活力四射的运动场面,神奇美妙的天文奇观……生活中,总有一些景物、一些场景、一些经历值得我们用心去描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统编版 写作指导 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大家如何学习描写景物: (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统编版 写作指导 例如: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1.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定点观察 例如: 鲁迅《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甚至还写了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2.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移步 换景 例如: 上文中朱自清《春》中的这段描写,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写出了各种花的颜色和质地,给人一种姹紫嫣红的感觉,写出了春天的美丽。运用动静结合法,写出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 4. 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多种修辞手法 和表现手法 又是金秋,家乡黄河口翻开了最浓墨重彩、慷慨激昂的篇章。 红红的碱蓬草,洁白的芦苇花,黝黑的土地,浑黄的河水……依次展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有人打翻了调色板,黄河口铺展成缤纷灵动的油画,浓郁、奔放。 仰视,天高云阔;俯瞰,秋草连绵;近观,鹳雀群集;远眺,河海无边……千百种姿态,千百种风情,相互交织融合。秋日的黄河口,谱写出一年中最为华美的乐章,层次那么丰富,情感如此多样,典雅、雄浑。 在这里,人、土地、河流相互守望,相互解读,相互依存,遵守着一种默契,生动而辉煌。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美,不是水月镜花,没有轻佻肤浅,只有一种读不透的深奥,一个难以重现的壮美瞬间。 瞬间就是永恒。 黄河口秋景 (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统编版 例文 (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统编版 分析填表 赏析角度 表达主题 具体景物 景物特点 语言特点 结构特点 描述静态景物时,要抓住景物最具特色的方面,突出其个性,呈现其魅力。可从多个角度入手,运用多种手法,进行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以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黄河口秋景》选取了黄河口富有代表性的秋日风景,先从色彩着手,描写其"浓郁、奔放";然后从不同的视角,描写其"典雅、雄浑"。接着由景到情,更进一层,点出了秋日黄河口的"深奥""壮美"。全文结构清晰,卒章显志。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全文文采斐然、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反对党八股(节选)》 课件(共46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11-06)
《江姐》课件(共44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11-06)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11-06)
《寡人之于国也》 课件(共4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11-06)
《拿来主义》课件(共45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11-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