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鹊桥仙 秦观 目录 02 初读词作 03 赏析词作 01 知人论世 04 主题归纳 05 拓展阅读 知人论世 第 一 章 知人论世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又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高邮人。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被苏轼称赞有“屈宋之才”。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从内容看,秦观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知人论世 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可能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但大部分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秦观的这首词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初读词作 第 二 章 初读词作 鹊 桥 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初读词作 鹊 桥 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阙:情侣奔赴鹊桥相会 下阙:情侣将别时许下誓言 赏析词作 第 三 章 赏析词作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①“纤云弄巧”表现织女织锦之精巧,运用拟人化手法,点出了那满天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 ②“飞星传恨”,“传”,运用拟人,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为他们相逢时那种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渲染了气氛 。 赏析词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玉露”点明时间和季节,“风”字前加一“金”字,“露”字前加一“玉”字,显示景物的优美。 “金风玉露”描写了七夕相会的场景,表明爱情的高尚纯洁。 赏析词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词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一”这圣洁永恒的灵魂之爱,和“无数”凡俗之爱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虽然难以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赏析词作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柔情似水"既是比喻,也是呼应。以流水比喻柔情,既表现柔情的绵长不断,也与上片的银河意象相呼应,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佳期如梦"既写出相会时间短暂,如梦一般转瞬即逝,也表现了相会的不真实感———长久期盼的相会到来时,反而如梦境般令人难以置信。 "忍顾鹊桥归路"以反问语气表达不忍离别的心情。"忍顾"即"怎忍回顾",形象地刻画了牛女在不得不分离时,连回头看一眼归路都不忍心的复杂心理,比直接写"不舍"更加婉转深刻。 赏析词作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胜却无数 牛郎织女的爱情 普通人的爱情 赏析词作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①"两情若是久长时"强调爱情的质量在于长久和深厚,而不在于朝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