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9779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第1课时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1626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39张,七年级,苏教版,生物,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1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章 认 识 细 胞 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易错点拨 04 实验探究 05 优化训练 目 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1. 说出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3. 安全使用常用实验器具和药品。 第1课时 显微镜 知识梳理 1. 17世纪,荷兰人_____利用自创的显微镜观察到被放大了的物像。 知识点1 显微镜的构造 列文虎克 2. 单筒式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 (1)光学部分:[③]_____是实现物像第一次放大的镜头。镜头上分别有10×、40×、100×等放大倍数的标识。[①]_____是实现物像第二次放大的镜头,镜头上分别有5×、10×等放大倍数的标识。单筒式光学显微镜的[⑥]_____能反射光线。光线的通路为[⑥]→[④]_____→[⑤]_____→[③] →镜筒→[①]。 物镜 目镜 反光镜 遮光器 通光孔 (2)调节部分:[⑦]_____,主要用于粗调节,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大。[⑧]_____,主要用于细调节,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④]_____可以调节光线强弱。[②]_____能转换物镜镜头,调节放大倍数。 (3)支持部分:载物台、镜座、镜臂、镜柱。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 转换器 点拨:1. 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之分,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外界光线较弱时,一般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换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2. 目镜没有螺纹,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例1】右图中的显微镜的结构与其作用相符的是(   ) A. ①———放大物像 B. ②———转换物镜 C. ③———反射光线 D. ④———升降镜筒 A 3.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_____的目镜(如5×)。 (2)选择物镜: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_____的物镜(如10×),因为这时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视野比较大,便于找到观察目标。 知识点2 使用光学显微镜 低 低 (3)对光:将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_____,直到从目镜中可以看见整个视野是明亮的。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在明亮的环境中,一般用_____面镜对准光源;在较暗的环境中,需要将_____面镜对准光源。 (4)放置装片:将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用_____压住,移动装片,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反光镜 平 凹 压片夹 (5)粗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时,先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着物镜,使物镜缓慢下降并靠近装片,注意不要_____。再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调节_____,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6)细调节:调节____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压到盖玻片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4. 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_____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_____,看到的物像越_____,视野就越_____,也相对较_____。 5.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_____。 倒 大 大 小 暗 乘积 6. 实验完毕后,应该先把显微镜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必须用_____);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通光孔,再将_____缓慢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入显微镜箱。 擦镜纸 镜筒 点拨:1. 要把物像移到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将标本往哪个方向移动,即“偏哪移哪”。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的实际形状时,只需将看到的物像水平旋转180°。 2. 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判断。 7.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解剖 观察器具 放大镜等 _____器具 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 _____器具 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 _____器具 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 通用器具 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