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0517

5.3.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4999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问题,5.3.1,人教,上册,数学,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5.3.1 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代数知识的重要应用,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是其中两类典型题型。这两类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这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能提升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配套问题 核心等量关系: 配套问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部件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即 “生产的各种部件数量成比例”。例如:若 1 个零件 A 需要搭配 2 个零件 B 才能组装成一个完整产品,则生产的零件 A 数量与零件 B 数量的比应为 1:2,即零件 B 的数量 = 2× 零件 A 的数量。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生产其中一种部件的数量为\(x\)(或设生产该部件的人数为\(x\)); 表示其他部件数量:根据人数分配或生产效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部件的数量; 列方程:根据配套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检验并作答: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再回答问题。 实例解析: 示例 1:某车间有 22 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 1200 个螺钉或 2000 个螺母。1 个螺钉需要配 2 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解: 步骤 1: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生产螺母的工人有\((22 - x)\)名。 步骤 2:表示数量:每天生产螺钉\(1200x\)个,生产螺母\(2000(22 - x)\)个。 步骤 3:列方程(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 2 倍):\(2000(22 - x) = 2 1200x\)。 步骤 4:解方程: 去括号得\(44000 - 2000x = 2400x\), 移项得\(-2000x - 2400x = -44000\), 合并得\(-4400x = -44000\), 系数化为 1 得\(x = 10\)。 步骤 5:检验并作答:生产螺母的工人为\(22 - 10 = 12\)名。 此时螺钉数量为\(1200 10 = 12000\)个,螺母数量为\(2000 12 = 24000\)个,\(24000 = 2 12000\),符合配套要求。 答:应安排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 示例 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 25 个或制盒底 40 个,1 个盒身与 2 个盒底配成 1 个罐头盒。现有 36 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刚好配套? 解: 步骤 1:设用\(x\)张铁皮制盒身,则用\((36 - x)\)张铁皮制盒底。 步骤 2:表示数量:盒身数量为\(25x\)个,盒底数量为\(40(36 - x)\)个。 步骤 3:列方程(盒底数量是盒身数量的 2 倍):\(40(36 - x) = 2 25x\)。 步骤 4:解方程: 去括号得\(1440 - 40x = 50x\), 移项得\(-40x - 50x = -1440\), 合并得\(-90x = -1440\), 系数化为 1 得\(x = 16\)。 步骤 5:检验并作答:制盒底的铁皮为\(36 - 16 = 20\)张。 盒身数量为\(25 16 = 400\)个,盒底数量为\(40 20 = 800\)个,\(800 = 2 400\),符合配套要求。 答:用 16 张制盒身,20 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刚好配套。 二、工程问题 核心等量关系: 工程问题通常将总工作量视为单位 “1”,基本关系为: 例如:若甲单独完成一项工程需要\(a\)天,则甲的工作效率为每天完成\(\frac{1}{a}\);若甲工作\(b\)天,则甲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b}{a}\)。 工作效率 = 工作量 ÷ 工作时间;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 总工作量(通常为 1)。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完成工程所需时间为\(x\)(或设甲、乙的工作效率等); 确定工作效率:根据单独完成时间表示各主体的工作效率; 表示工作量:根据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各主体完成的工作量; 列方程:根据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 总工作量” 列出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检验并作答: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再回答问题。 实例解析: 示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