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大熊猫实施保护,但其栖息地依旧存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割竹挖笋和放牧属于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 B. 采矿和旅游开发使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增加 C. 退耕还林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扩大,提高了环境容纳量 D. 建立大熊猫繁育中心进行人工繁殖,以减轻野外种群的压力 2. 朱鸭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1981年全球仅陕西洋县存活7只。朱鹮是一夫一妻制的鸟 类,一旦配对,就会终身相伴。经过保护的朱鹞群体数量特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提高雌性个体的比例,必有利于朱鸭数量的增长 B.最初生活在洋县的7只朱鸭构成了一个种群 C.数量少是导致朱鹮性比例偏离1:1的原因之一 D.据图可知,预测该种群的数量将保持增长 3. 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出现“黄沙逛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景象。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经过55年艰苦奋斗,建设了112万亩以落叶松为主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塞罕坝荒漠转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 塞罕坝荒漠变为成熟森林的过程中,净初级生产量先增大后减小 C.不同时间种植的落叶松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受破坏后自然恢复能力较强 6. 科学家利用患者自身的软骨细胞,在体外经传代扩增后,接种到由胶原蛋白制成的三维支 架上培养,形成新的软骨组织,用于关节损伤的修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接种前可通过酶解法制备单细胞悬液 B. 在胶原支架上培养利用了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 C. 细胞培养过程的氧浓度需高于大气中的氧浓度 D. 软骨细胞体外传代次数会影响软骨组织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7、8小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曾栖息着普氏原羚、普氏野马、渔鸥、斑头雁等动物,湖水中生活有裸鲤等珍稀鱼类。近年来,通过各项生态治理,湖区生物多样性有所回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 7. 下列关于青海湖的开发利用,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举措是 A. 通过增加化肥使用量和精耕细作提高湖区牧草产量 B. 在湖区周边村社建立护鸟队,加强巡查、保护和宣传 C. 推进“五水共洽”、垃圾分类等举措改善水域环境质量 D. 对绝迹的普氏野马实施“返乡”,进行种群野化和放归 8. 下列关于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普氏原羚种群的生物量为该种群的净初级生产量的积累量 B. 斑头雁以渔鸥为食,同化的能量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与繁殖 C. 裸鲤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区滩边与岩缝,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负反馈调节是青海湖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基础 9. 中心法则是对生物界遗传信息传递的概括,涉及多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以A 链为模板合 成 B 链的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过程表示DNA 复制,合成B 链的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 B. 若该过程表示转录,启动B 链合成需要DNA 解旋酶识别启动子 C. 若该过程表示翻译,核糖体沿A 链的5'向3’动并合成B链 D. 若该过程表示逆转录,能发生在各类RNA 病毒的繁殖过程中 10. 细胞中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作为能源,经分解或转化后进入需氧呼吸的不同阶段, 最终氧化分解并为细胞提供能量,过程如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4种不同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甲是甘油,能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糖酵解过程 B. 物质乙是氨基酸,需经脱氨基作用后才能参与氧化分解 C. 物质丙是氧气,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