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464

11.1.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 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47908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1,PPT,科版版,上册,数学,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1.1.1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 副标题:建立数形联系,探索坐标奥秘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情境导入 问题情境: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需要知道排数和号数);在教室里,如何描述一个同学的位置?(需要知道行数和列数)。 引入概念:生活中常通过两个数据确定平面内物体的位置,数学中如何用类似的方法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呢?这就需要用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习目标: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掌握平面内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 了解不同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幻灯片 3: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定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构成要素: 横轴(x 轴):水平放置的数轴,通常取向右为正方向。 纵轴(y 轴):竖直放置的数轴,通常取向上为正方向。 原点:x 轴与 y 轴的公共交点,记作 O(0,0)。 坐标系的建立: 画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标明正方向。 确定原点,使两条数轴交于原点。 规定单位长度(两条数轴的单位长度通常相同)。 图示: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标准图形,标注 x 轴、y 轴、原点及正方向。 幻灯片 4:点的坐标的确定 坐标的定义: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 P,过点 P 分别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 a、b 分别叫做点 P 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 P 的坐标,记作 P(a,b)。 确定步骤: 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即为横坐标 a。 过点 P 作 y 轴的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即为纵坐标 b。 用有序数对(a,b)表示点 P 的坐标,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 实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向 x 轴作垂线垂足为 3,向 y 轴作垂线垂足为 2,则点 A 的坐标为(3,2);点 B 的坐标为(-1,4),表示过点 B 向 x 轴作垂线垂足为 - 1,向 y 轴作垂线垂足为 4。 注意事项:坐标是有序数对,横坐标和纵坐标的顺序不能颠倒,如(2,3)与(3,2)表示不同的点。 幻灯片 5:象限的划分 象限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与 y 轴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象限。 象限编号: 第一象限:x 轴正方向,y 轴正方向所围成的区域(右上角)。 第二象限:x 轴负方向,y 轴正方向所围成的区域(左上角)。 第三象限:x 轴负方向,y 轴负方向所围成的区域(左下角)。 第四象限:x 轴正方向,y 轴负方向所围成的区域(右下角)。 坐标轴与象限的关系:x 轴和 y 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图示: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划分,标注第一至第四象限的位置。 幻灯片 6: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 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 第三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 第四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 0,即(a,0)(a 为任意实数)。 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 0,即(0,b)(b 为任意实数)。 原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 0,即(0,0)。 实例:点(2,5)在第一象限;点(-3,4)在第二象限;点(-1,-2)在第三象限;点(5,-3)在第四象限;点(4,0)在 x 轴上;点(0,-6)在 y 轴上。 幻灯片 7: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坐标)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对有序数对都有唯一的一个点与它对应。即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几何意义:这种对应关系建立了 “数” 与 “形” 的联系,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