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698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 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6562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全等,判定,三角形,31张,人教,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4.2.3 用 “SSS” 判定三角形全等 副标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又一判定方法 背景图:展示两个三边对应相等的全等三角形,用不同颜色标注对应边,突出 “SSS” 的关键元素。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 “SSS” 判定定理,能准确表述定理内容。 能运用 “SSS” 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解决相关的几何证明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验证和推理应用,进一步培养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幻灯片 3:复习回顾 已学判定定理: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思考问题:前面学习的判定定理都涉及角和边的组合,那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 幻灯片 4:引入新课 情境设置:小明家要搭建一个三角形的晾衣架,他知道原来晾衣架三条边的长度,现在想再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他能仅凭三条边的长度做出全等的晾衣架吗? 引出主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新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 ———SSS”。 幻灯片 5:动手操作 ——— 探究 “SSS” 操作任务:请同学们按要求画三角形: 画△ABC,使 AB = 6cm,BC = 7cm,AC = 5cm。 操作步骤: 画线段 AB = 6cm。 以点 A 为圆心,5cm 为半径画弧。 以点 B 为圆心,7cm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C。 连接 AC、BC,得到△ABC。 小组活动:将自己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叠放,观察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操作结论: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 幻灯片 6:“SSS” 判定定理 定理内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 “边边边” 或 “SSS”)。 几何语言表示:在△ABC 和△DEF 中,若 AB = DE,BC = EF,AC = DF,则△ABC≌△DEF(SSS)。 图形展示:标注出两个三角形中三条对应相等的边,用箭头指示对应关系,清晰呈现定理条件。 关键词强调:“三边对应相等”,强调是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而不是部分边相等。 幻灯片 7:“SSS” 判定定理的理解 定理意义:“SSS” 判定定理表明,只要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这体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车架、起重机吊臂、篮球架等,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易错提示:不要误认为只要有三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就全等,必须是 “对应” 相等,即边的位置要一一对应。 幻灯片 8:例题解析(一)———SSS” 的基本应用 例题 1:如图,已知 AB = CD,AD = CB,求证:△ABD≌△CDB。 解题思路: 要证明△ABD≌△CDB,需找出三边对应相等的条件。 已知 AB = CD,AD = CB,且 BD 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即 BD = DB。 此时 AB 与 CD、AD 与 CB、BD 与 DB 分别对应相等,满足 “SSS” 判定定理。 证明过程: 在△ABD 和△CDB 中, \(\begin{cases} AB = CD \\ AD = CB \\ BD = DB \end{cases}\) 所以△ABD≌△CDB(SSS)。 幻灯片 9:例题解析(二)——— 利用 “SSS” 证明角相等 例题 2:如图,在△ABC 中,AB = AC,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求证:∠B = ∠C。 解题思路: 要证明∠B = ∠C,可先证明△ABD≌△ACE 或△BCD≌△CBE,这里选择证明△BCD≌△CBE。 已知 AB = AC,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所以 AD = AE,进而可得 BD = CE。 又因为 BC 是公共边,即 BC = CB,且可通过 AB = AC、AD = AE 推出 BE = CD(或直接利用已知条件推导其他边相等)。 满足 “SSS” 判定定理,证明△BCD≌△CBE 后,根据全等三角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