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710

15.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7910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3.1,PPT,人教,上册,数学,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3.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副标题: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独特魅力 背景图:展示一个简洁的等腰三角形,以明亮色彩突出其两腰相等的特征,底边水平放置,给人直观的视觉感受。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能准确识别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腰、底边、顶角、底角)。 通过观察、折叠、测量等活动,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包括 “等边对等角” 以及 “三线合一”。 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和证明,提升逻辑思维和几何应用能力。 幻灯片 3:复习回顾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三角形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包含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SSS(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AAS(角角边)、HL(直角三角形斜边直角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思考问题:等腰三角形作为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呢?如何通过数学方法去发现和证明这些性质? 幻灯片 4: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定义阐述: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图形示例:展示一个等腰三角形 ABC,其中 AB = AC,标注出腰 AB、AC,底边 BC,顶角∠A,底角∠B 和∠C。 符号语言:在△ABC 中,若 AB = AC,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 幻灯片 5: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折叠实验 实验操作: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方式对折,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ABC。 观察思考: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 ABC 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元素列举: 重合的线段:AB = AC,BD = CD。 重合的角:∠B = ∠C,∠BAD = ∠CAD,∠ADB = ∠ADC = 90°。 猜想性质:通过实验观察,猜想等腰三角形可能具有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幻灯片 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等边对等角 性质内容: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 “等边对等角”)。 几何语言:在△ABC 中,因为 AB = AC,所以∠B = ∠C。 证明思路: 要证明∠B = ∠C,可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实现。 作顶角∠BAC 的平分线 AD,在△ABD 和△ACD 中,AB = AC(已知),∠BAD = ∠CAD(辅助线作法),AD = AD(公共边),根据 SAS(边角边)可证△ABD≌△ACD,从而得出∠B = ∠C。 证明过程: 已知:△ABC 中,AB = AC。 求证:∠B = ∠C。 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在△ABD 和△ACD 中, ∵AB = AC(已知), ∠BAD = ∠CAD(角平分线定义), AD = AD(公共边), ∴△ABD≌△ACD(SAS)。 ∴∠B =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幻灯片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三线合一 性质内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 “三线合一”)。 几何语言: 在△ABC 中,AB = AC,AD 平分∠BAC,则 AD⊥BC,BD = CD。 在△ABC 中,AB = AC,BD = CD,则 AD⊥BC,∠BAD = ∠CAD。 在△ABC 中,AB = AC,AD⊥BC,则 BD = CD,∠BAD = ∠CAD。 证明思路:以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高” 为例,由△ABD≌△ACD(前面已证),可得 BD = C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DB = ∠AD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又因为∠ADB + ∠ADC = 180°,所以∠ADB = ∠ADC = 90°,即 AD⊥BC,从而证明了等腰三角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