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4880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任务式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656224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1、了解李煜生平,把握词人及其创作风格。 2、品味词的语言,掌握词中描写“愁”的艺术手法。(重点) 3、体会词人李煜亡国之痛的沉郁悲怆,明确其与《声声慢》愁情的核心差异。(难点) 学习目标 任务一:知人论世,走近词帝 了解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清 · 郭磨 ——— 一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 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薄命君王 作为后主的李煜 在政治上,他是颓废的,无能的,以致最后国破家亡。但他在文艺上,却是经史诗文样样通晓,擅长书画,对音律有独特的感悟,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李 煜 绝代词人 作为文人的李煜 解题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霸王别姬。那时那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霸王,英雄末路,美人虞姬为绝项羽后顾之忧,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这一凄美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花语】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当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宋代王铚《默记》:“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据这些记载可知,宋太祖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之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任务二:吟咏诗韵,千古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 煜 任务三:如何写愁,品读鉴赏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该是哪个字? 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入愁 2 诉愁 3 叹愁 (一)如何入愁 “春花”———花在春时为极盛 “秋月”———月在秋时为最明 “何时了”———乐景什么时候能够休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一)如何入愁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 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甚至是对亡国之君的屈辱,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春花 秋月 美好的 事物 情感折磨 亡国之痛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结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