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开红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它们的直接后代)开红花,这是为什么 把子一代的种子种下去,再长成的植株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这又是为什么 想一想、议一议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什么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近亲结婚有什么危害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植物杂交实验” 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简介 (Mendel,1822-1884)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 1.豌豆闭花 传粉,是 种。 2.有易于 的相对性状。 自花 纯 区分 DD dd Dd DD Dd Dd dd 讨论: 1.子一代中没有矮茎植株,是不是因为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遗传下来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不是的,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遗传了,只是没有表达,在子二代中,矮茎性状重新出现了。 讨论: 2.依据上一节学习的染色体和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传递特点分析上面的实验结果,并在下页表格的括号中填写相应的基因。 亲代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子一代的体细胞 子一代生殖细胞 子二代体细胞 基因 DD和D ( ) ( )或( ) ( )或( )或( ) dd和( ) d Dd D d DD Dd dd 3.当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都存在时,生的物表现出的性状会是怎样的 会表达出显性基因所代表的性状 X 杂交 自交 孟德尔的实验现象: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纯种杂交后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用小写字母表示 DD dd Dd 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 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组成: 基因组成 DD、Dd、dd 共3种 D、d 共2种 亲代基因 DD dd ↓ ↓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的基因 D d Dd 孟德尔的实验现象: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受精卵 子一代的基因 生殖细胞基因 Dd D d D d 子二代基因 DD Dd Dd dd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显性性状有两种基因型:DD Dd 隐性性状有一种基因型:dd 3 : 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普遍存在的 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单眼皮和双眼皮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有耳垂和无耳垂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V型发际线和平直发际线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正常人和白化病患者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一对基因型为Aa的正常人夫妇,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有哪几种情况?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3 : 1 25% 解决遗传学问题: 例1、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用遗传图解解释双眼皮夫妻能不能生一个单眼皮孩子?单眼皮夫妻能不能生一个双眼皮孩子? 提示:双眼皮基因组成:AA或Aa; 单眼皮基因组成:aa P X Aa Aa F2 配子 A a A a AA Aa Aa aa P F1 X aa aa 配子 a a aa 双眼皮夫妻能生一个单眼皮孩子 单眼皮夫妻不能生一个双眼皮孩子 ①无中生有,则有为隐性。 P 黄色鹦鹉 X 黄色鹦鹉 F1 黄色鹦鹉 蓝色鹦鹉 例2、鹦鹉羽毛的黄色(A)与蓝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黄色鹦鹉繁殖出一只黄色鹦鹉和一只蓝色鹦鹉,则亲代鹦鹉最可能的基因组成及其后代羽毛是蓝色的概率分别是( )。 A .Aa、Aa,1/4 B. AA、Aa,1/4 C. Aa、Aa,1/2 D. Aa、Aa,3/4 ①无中生有,则有为隐性。(最常用) ② 凭空消失,则为隐 做题方法: 1、将文字转化成遗传图谱 2、判断显隐性(注意方法) 3、通过隐性纯合子正推或者逆推其余个体的基因型 4、根据题意解题 隐性 aa A_ A_ A_ a a 蓝色鹦鹉 A 解决遗传学问题: 禁止近亲结婚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例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