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语文 1. 全卷共8页,有三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 2. 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知 3. 答题卡上,一律用黑色字迹中性(签字)笔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班主任引用《〈论语)十二章》中“ 劝 勉同学既能学习他人的优点,也能反思并改正自身不足。 (2)小明同学借自然景物的新旧更替,引用《次北固山下》中“ ”,鼓励朋友在挫折中迎接成长和希望。 (3)班级学习园地征集名句,《(论语〉十二章》中“ 精准点出了“学”与“思”结合的重要性,成为热门选择。 (4) 许多诗人笔下的秋,常带着萧瑟之感,曹操却在《观沧海》中以“树木丛 生, 。 秋风萧瑟, ”尽显豪迈胸襟。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小林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帮忙补全。(14分)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以平淡质①(pǔ)的笔墨抒写深厚的情感,开辟了回忆性 散文的一片新领域。这位@(6)学多才的作家,从自己的“记忆中抄出来”一段段 人生历程,他曾有天真③(Ià)漫的童年,也曾因家庭变故饱尝艰辛,更曾在动荡年 代里,面对( )的质疑与攻击,始终坚守内心的立场。面对人生的坎坷挫折, 他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用细腻的笔触记录往事,为我们留下珍贵文字。他的文 字不仅可以引发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还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模样。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3分) (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2分) 《辞海》对该成语释义: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逻辑顺序不合理,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 (4)如果鲁迅先生穿越时空,发布了一条动态:“最惦念的是故人,最意难平的 是旧事。”你会选择书中的哪位故人或哪件旧事与鲁迅先生互动?要求:① 注意互动的对象和情境;②结合人物特点或事件细节写评论;③注意情感契 合度。(6分) 七年级语文一1一(共8页) 出卷网创建 二、阅读(6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3-5题。(7分) 听晓角 [唐]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①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②关榆:古代北方边关城塞常种榆树,关榆 就是指关旁的榆树。③无限:无数。④小单于:乐曲名。 3.朗读时,重读关键字词能强化画面与情感。第三句“无限塞鸿飞不度”,你认为哪 个字或词应重读?请说明理由。(2分) 4.第二句的“孤”字,既写景物特点又暗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双重含义。(2分) 5.本诗不直接表露征人内心的凄凉及思乡之感,而是借所见所闻来体现,请展开想象, 写一段文字描述诗歌第三、四句。(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6-9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扶风茂陵人也。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冬 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 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 ,计 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节选自《郭伋传》,有删减) 【注】①西河美稷:地名。②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③讫:完毕。④别家 从事:中国古代官名。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