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5365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3713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静女 目录 诗经印象 整体感知 文本细读 形象透视 主题升华 01 诗经印象 《诗经》极简史 五百年风雅的源头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这些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经》原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尊为“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六义解码:风雅颂与赋比兴 内容分类 · 音乐性 风:民间歌谣,地方乐调。 雅: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宗庙祭祀,歌颂祖先。 表现手法 · 文学性 赋:铺陈直叙,直接描写。 比: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朴素优美,节奏鲜明,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02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的姑娘真美丽,约我等在城上角楼处。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我搔头徘徊心紧张。娴静的姑娘容颜好,送我一枝彤管。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荑赠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是美人相赠的情意异常深厚。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约会城隅:喜欢 相赠彤管:喜悦 馈赠荑草:喜爱 03 文本细读 动作里的心跳 男子的焦灼:搔首踟蹰 “搔首”(抓耳挠腮)和“踟蹰”(徘徊不前)两个动作,生动刻画了男子等待时的 焦灼不安 ,凸显其憨厚朴实的性格。 女子的俏皮:爱而不见 “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故意躲藏、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 活泼聪慧、略带狡黠 的性格。 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心理,短短四句话,却营造出了生动有趣的戏剧性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欢快活泼的基调。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彤管与荑草:小物件的大象征 彤管:热烈的象征 红色管箫,色泽光亮,象征爱情的真挚与热烈,是定情信物。 荑草:纯真的信物 初生的茅草,柔嫩洁白,象征情意的纯洁与未来的希望。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男子真的只是在赞美这根“彤管”吗?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一语双关。表面赞美彤管光泽鲜亮,实则是在表达对赠物之人的喜爱与赞美。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女子形象:主动、深情、勇于表达爱意。她不仅主动约会,还赠送信物,表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并非完全被动,而是有着主动追求幸福的勇气。 男子形象:懂得欣赏、情感细腻。他不仅喜爱女子本人,也珍爱女子所赠之物,通过"说怿女美"的双关表达,展现了他对女子全面而深的爱恋。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思考:“荑”只是野外采来的普通茅草,远不如“彤管”精致,为何男子却觉得它更加美丽非凡? 因为这是女子亲自从野外采来相赠的,物轻情意重。 这一章的艺术特色在于直抒胸臆与象征手法的结合。荑草虽平凡,但它是爱情的象征,其价值已超越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领域。 04 形象透视 静女人设:娴静背后的叛逆 静女形象多维立体,她不仅外貌姝丽,更有着 活泼聪慧、略带狡黠 的内在。她主动约会、赠送信物,展现了先秦时期女性大胆追求爱情、反抗礼教束缚的叛逆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