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蜀道难》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蜀道难》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强烈的感叹开篇,直接抒发对蜀道险峻的惊叹,奠定全诗雄奇豪放的基调 B.“难于上青天”运用夸张手法,极言蜀道难度,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与冲击力 C.仅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未关联人生感慨或社会思考,情感内涵单一 D.开篇破题,点明诗歌核心意象“蜀道”,引发读者对蜀道“难”的好奇与关注 2.下列对《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黄鹤、猿猱对比,突出黄鹤的笨拙与猿猱的灵活,侧面展现蜀道的险峻 B.借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从动物视角侧面烘托蜀道难以逾越,手法巧妙 C.语言直白平淡,无艺术加工,仅靠客观描述传递蜀道的“难”,感染力弱 D.体现诗人对黄鹤、猿猱的同情,与后文对行人的担忧形成矛盾,情感不连贯 3.下列对《蜀道难》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用想象与夸张:如“连峰去天不盈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营造雄奇险峻的意境 B.意象丰富鲜明:以“黄鹤”“猿猱”“青泥岭”“剑阁”等意象,构建立体的蜀道画面 C.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交错,感叹句与陈述句结合,兼具散文的流畅与诗歌的韵律 D.以叙事为主:详细记录诗人游历蜀道的过程,缺乏主观情感的融入,可读性弱 4.下列对《蜀道难》情感主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叹蜀道的雄奇险峻,展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传递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B.借蜀道“难”隐喻人生旅途的艰险、世事的复杂,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C.暗含对友人入蜀的担忧,提醒友人警惕蜀道艰险与当地的战乱隐患 D.仅描绘蜀道的自然景观,未涉及人生感慨或社会关切,主题单一 5.下列对《蜀道难》与李白其他诗歌关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将进酒》一样,均体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情感强烈,想象丰富 B.与《行路难》相比,均以“难”为核心意象,但《蜀道难》更侧重自然之“难” C.继承李白诗歌“以景喻情”的传统,如借蜀道险峻喻人生困境,情感含蓄深沉 D.仅关注自然景观,与《早发白帝城》中“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心境无关联 6.下列对《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剑阁的险要地势,体现蜀道“易守难攻”的特点,暗含对战乱的担忧 B.语言凝练有力,成为描写险要地势的经典名句,具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C.仅突出剑阁的地理优势,未为后文“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做铺垫 D.既展现自然之险,也隐喻世事之险,让诗歌主题从自然景观延伸到社会关切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①噫吁嚱:蜀地方言,表惊叹。②蚕丛、鱼凫: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主。③茫然:渺茫,指历史久远难考。④尔来:从那时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