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汉字,是中国精神的故乡。横平竖直,内圆外方,这是汉字遵寻的结构;正气充盈,为 国为民,这是汉字kè守的规范;人言为信,止戈为武,这是汉字追寻的旨归。数千年汉字 源远流长,以其承载的文化力量与精神内核,(造就创造)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品格、坚 守道义的风骨与心怀家国的情怀。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2分) 中国精神 自强不息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ke: 载:▲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 ▲改为▲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分) 2.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学校想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组织一次演讲活动,请你拟定一个演讲主题。(10字 以内)(2分) 答: (2)策划小组已经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3分) 活动一:搜集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活动二:展示关于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活动三: A (3)围绕“自强不息的必要性”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其中小语同学提 出异议。(3分)》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强调“自强不息”,因为:第一,家庭条件好的人,无需自强, 人生短暂,就该轻松一点,享受生活,为什么要自己找罪受?第二,每个人都这么拼,内 卷就悄无声息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带来精神上的焦虑。 请你针对以上论述,予以反驳。 我认为, 3.诗、文名句填空。(6分) 三年时光沉淀下成长的智慧,面对未来的生活,我们当学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 以物喜,① ”的豁达;记取李白《行路难(其一)》里“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借助苏轼《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③ 传递牵挂;留意温庭筠《商山早行》中“④ ,人迹板桥霜”般的美 好历程;即便看到生活中的缺憾,也该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 写“⑤ ”于新旧更替间看见希望的力量。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二(7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①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②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①,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衔杯:喝酒送别。②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③圣代:对当时朝廷的美称。④雨露:喻 指朝廷的恩惠。 4.叶燮在《原诗》中认为“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地名太多”,你赞成吗?为什么?(3分) 答: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6~10题。(18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唐子西①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 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②,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 煮苦茗吸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 麝 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 稚子,作笋蕨⑤, 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 则吟小诗。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相与剧谈⑥一晌。归而倚杖柴门 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⑦于声利之 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