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B.王室衰微,诸侯竞相称霸 C.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2.以下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众与商军在牧野决战 B.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C.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D.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5.春秋时期《国语 齐语》记载“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当时农业提倡“深耕”所具备的条件是( ) A.耧车的发明使用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农具的使用 D.曲辕犁的使用 6.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王室地位衰微 C.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鲁国与齐晋结好 7.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农具占38件,包括锄、镰、犁铧等整套农具。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是( ) A.铁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B.铁器是当时主要的随葬品 C.铁器牛耕普遍应用于生产 D.铁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8.周初,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是因为( ) A.铁制农具、牛耕的逐步推广 B.音乐的推广发展 C.诸侯崛起王室衰微 D.等级制度完全被打破 9.春秋时期,楚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也常把边地防守重镇改建为县。春秋末年以后,晋国又在比较荒凉的边地设郡,由此可见( ) A.春秋时期郡县体制不适应时代需求 B.郡县的出现与加强边防有关 C.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确立郡县制 D.楚国率先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10.“晋公子重耳出亡到狄,狄人给他很好的礼遇,并把伐唐咎如(狄人的分支)所得二女叔陴和季陴分别嫁给重耳和重耳的谋臣赵衰……齐桓公北伐山戎,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引进中原”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诸侯争霸民族交融 C.诸侯争霸社会转型 D.百家争鸣对外开放 二、填空题 11.诸侯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和 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 。 12.由于 、 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 ,相互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 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和 也先后北上争霸。 13.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 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 ,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得 逐步瓦解。 14. 、晋文公、 、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15.表现:周 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