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框 认识国家安全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知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自觉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道德修养: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珍视国家安定与人民幸福的联系,反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法治观念:了解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意义,明晰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法定义务,需依法行动。 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学习目标: 1.知道国家安全的含义,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感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2.认识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理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因。 3.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点,掌握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国家安全我们在一起》,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过渡: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那么,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二课第一框《认识国家安全》。 二、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102-105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探究一:认识国家安全 1.什么是国家安全?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探究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为什么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三、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一:认识国家安全 【观看视频】:《什么是国家安全》,思考:什么是国家安全? 提示: 国家安全是指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内容包括:①国家政权、国家主权、国家统一、国家领土完整 ②人民福祉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国家其他重大利益 【课堂归纳】(笔记) 1.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观看视频】:《从历史看国家安全(片段)》,思考:视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 【生活观察】P102,国家安全与民族存亡兴衰之间的关系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问、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人民经历了不堪回首的苦难。 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历史知识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提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屈辱与苦难。这段历史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安全对于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性。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不仅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严重破坏,更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