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59132
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77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
教学设计
,
统编
,
高中
,
语文
,
必修
第二单元第4课《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和张秉贵的相关事迹。(重点) 2.朗读课文,准确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件。(重点) 3.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重点、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今天,在北京百货大楼前依然矗立着一座雕像:雕塑的不是伟人,而是一位普通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他,就是被誉为“燕京第九景”的张秉贵。 【背景介绍】 作家简介 林为民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是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共产党员林正亨之子,他18岁就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是一位知名的资深记者。 时代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实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翻身”,获得了主人翁和当家做主的地位,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报效国家的劳动热情。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党和政府坚持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运动。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抓准”的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 文体知识 新闻 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作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广义上,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上,指消息。 主要特征: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新闻构成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通讯与消息相比 通讯 消息 报道对象 侧重写人 侧重写事 内容 详细完整 简要概括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 议论、说明等(灵活) 以记叙为主 时效性 弱 强 【整体感知】 字词积累 ①熙熙攘攘( xī ) ②和蔼( ǎi ) ③亲昵( nì) ④兵痞( pǐ ) ⑤够呛( qiàng ) ⑥过磅( bàng )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内容概览 理清层次: (1)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 第二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成长。 第三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 (2)思考,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