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464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17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八年级,走进社会生活,答案,习题,道德
  • cover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孝敬父母、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爱护环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些公益广告表明(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只有通过教材才能获取知识 ③获取知识是人社会化的唯一途径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取精神滋养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今夏,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引发洪涝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网上仍不时出现相关谣言。从发布天水洪水淹没道路车辆视频,到虚构宁夏发生特大洪水、养殖户损失惨重等相关谣言广泛传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 ) ①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学会“信息节食”,辨别网络谣言 ③发挥网络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雅雅是同班同学蓉蓉的表姐,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她们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B.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C.地缘关系与法律关系 D.业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4.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法律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5.当前,部分青少年过度依赖虚拟社交,现实中的沟通意愿减弱,面对真实社交场合常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回避集体活动。为转变这一现状,合理的建议是( ) A.理性利用互联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B.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C.关注自身发展,做尊法守法好公民 D.责任与角色同在,社会生活中讲道德 6.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许熠,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视频剪辑,在互联网平台分享其创作的100多条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小达人”。这启示青少年要( ) A.提高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 B.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行为 C.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结交新网友 D.学会独立思考,追求标新立异 7.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突破8亿,超过近几年同期水平。其中,高铁新开通线路带动沿线旅游热度上涨40%,“智慧景区”刷脸入园、AI导游等新服务广泛应用。这一现象说明社会生活( ) ①日益丰富多彩,出行方式和服务不断创新 ②在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和科技体系持续完善 ③具有公共性,公共服务覆盖更多民众需求 ④通过技术升级已完全满足人们的出行期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民网在全国两会前夕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社会各界可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小程序、“人民”客户端等渠道,为家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此活动有利于( ) ①促进人际交往,丰富日常生活 ②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们的隐私权 ③丰富民主形式,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④发挥网络作用,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更舒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某初中学生社团计划暑假期间开展助老爱老活动,以下方式合适的是( ) ①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共享互联网时代的便捷 ②开设老年课程班,提高老年教育的普及率 ③打扫文体活动场地,为老年人创造安全方便的环境 ④成立老年观光团,带领老年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物质支持是“生存之基”,精神滋养是“发展之魂”。二者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重视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共鸣,才能实现更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以下体现精神滋养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