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6969

第三单元第2课《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教案【湘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

日期:2025-11-20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050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2课,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教案,科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体会数据加工与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数据的关键作用,认同 “数据驱动决策,理性分析问题” 的理念。责任担当:在 “数据加工与分析” 实践活动中,做好数据采集、加工分析等分工任务,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负责;同时树立数据隐私意识。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活中运用数据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创意物化: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数据加工与分析的创意物化,如设计 “个人消费习惯分析报告” ,将分析成果以直观、创意的形式呈现。 教学重点 体会数据加工与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数据的关键作用,认同 “数据驱动决策,理性分析问题” 的理念。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活中运用数据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8课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板书课题。对于“数据”我们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字———成绩分数、电话号码、账户余额等让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它们的存在。说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有一定意义的文字、符号、图片、视频等都是数据。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建立在数据之上。那么数据有哪些奥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数据和数据加工与分析世界。播放视频。 观看教学视频和新知引入。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活动准备在生活中,数据是个常用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数据,数据有什么用。1.举例说明什么是数据。我们日常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开支的金额是数据。我们每次考试各学科成绩是数据。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时长是数据。家庭每月的水电费缴纳金额是数据。2.20世纪90年代一家大型超市的管理人员在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啤酒与尿不湿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详细内容见教材p47页)案例名称线上游戏的“道具捆绑销售”案例描述游戏公司通过分析玩家购买数据,发现武器皮肤与表情动作的购买关联性,推出捆绑礼包和关联推荐,成功提升客单价与用户满意度。知识链接:数据的发展历程早期萌芽阶段(古代 - 17 世纪前):以简单数据记录为核心,依托刻痕、楔形文字、甲骨文等载体,印刷机发明推动数据批量传播。近代数据发展阶段(17 世纪 - 20 世纪中叶):统计学萌芽,机械计算器、制表机等工具出现,工业革命与纸张普及带动数据体系化发展。现代数据发展阶段(20 世纪中叶 - 21 世纪初):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继诞生,互联网普及催生数据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阶段(21 世纪初至今):“大数据” 概念落地,分布式框架支撑海量数据处理,与 AI 深度融合,隐私安全治理受重视。二、活动实施1、了解数据加工与分析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数据加工分析的价值,发明了很多数据加工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有了更为强大的计算工具———电子表格软件。它不但可以自动生成表格,还可以帮助我们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结果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2、通过帮助文件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电子表格工作簿的基本构成,掌握数据计算分析和自动生成图表的方法。数据加工与分析一般包含需求分析、设计方案、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分析,最后得出结果等一系列过程。3、用电子表格软件加工和分析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加工和分析数据,更好地认识自己,更理性地生活。(详细内容见教材p50页)1.需求分析。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消费,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