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5813

【核心素养】6.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81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八年级,2024,人教,教学设计,核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6.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生物的进化”章节的核心内容,承上(遗传变异)启下(生物多样性),解释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理论,培养科学思维(如质疑、实证),为形成进化观奠定基础。 2、教学分析 教材逻辑清晰,内容由第一部分:生物进化的实例(桦尺蛾工业化黑化、长颈鹿长颈的形成)。第二部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理论) + 思维训练(质疑“用进废———观点)构成。按照现象观察(实例)→ 实验探究(保护色模拟)→ 理论构建(自然选择)→ 思维深化(科学质疑)的逻辑线索进行。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保护色形成的模拟实验设计与分析。 教学难点: 1、理解“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 2、辨析自然选择与“用进废———的本质区别(思维训练)。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增强,但需依托直观案例;在已学习遗传变异、化石证据,但对进化动因缺乏系统性认知的基础上,容易混淆“生物主动适应”与“自然选择被动筛选”。感兴趣的点是模拟实验、生物生存策略(如保护色)、辩论式思维训练。这样能依托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形成“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生物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在进化层面的理解”。 科学探究:参与和体验“模拟保护色形成”的探究过程。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进化的实例;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实验(探究实践),培养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收集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与交流的能力;通过“思维训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对不合理或片面的观点提出质疑。 社会责任:感受生命进化的奥秘与漫长历程,体会科学研究中合理质疑的重要性,认同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能解释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点 2 能区分自然选择与用进废退 探究能力 能区分自然选择与用进废退 科学态度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活动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实例观察 → 实验验证 → 理论建构 → 思维批判”为主线。采用积极的策略将情境驱动:工业黑化、动物伪装视频激发兴趣;实验突破:游戏化模拟保护色形成;并组织学生辩论升华:围绕“长颈鹿长颈原因”组织正反方辩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动态演示自然选择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和记忆。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桦尺蛾的“黑化之谜” → 任务一:分析生物进化实例 → 任务二:实验·探究 保护色模拟 → 任务三:构建自然选择学说 →任务四:思维训练·批判拉马克→ 课堂小结与升华 → 布置作业 学习活动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播放视频:1900年英国工业区,浅色树干被煤烟熏黑,浅色桦尺蛾数量锐减,黑色桦尺蛾增多。并提问:“是桦尺蛾主动把自己染黑了吗?。 观看视频,提出猜测(如“环境导致变异”“天敌选择”)。 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