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化石证据和进化树,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形成“生物进化的结构与功能观”和“多样性与统一性观”。 科学探究:经历“观察化石证据→运用比较方法→构建进化历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同,并据此推断亲缘关系,评价相关证据与假说的合理性。 社会责任:认识到化石资源的珍贵性,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初步形成用科学的进化观看待生命世界的态度。 学习重点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学习难点 1、理解化石在地层中分布规律与生物进化顺序的关系。 2、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据此评价证据与假说。 【课前预习】 1、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_____。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或_____。 3、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 4、科学家通过比较化石,发现鸟类和爬行动物的某些骨骼结构相似,例如始祖鸟化石既有鸟类的特征如_____,也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如_____、_____,这说明了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5、研究生物进化时,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通过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胚胎发育等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_____。 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_____到_____,从_____ 到_____,从_____到_____。 7、植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原始藻类植物 → _____和_____ → _____→ _____。 8、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原始单细胞动物 → 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等) → 古代鱼类 → _____ →_____(进一步进化出鸟类和哺乳类)。 9、在“思维训练:评价证据与假说”中,我们需要区分_____(即证据)和 _____(即假说或解释)。 10、化石记录显示,生物进化是 _____且 _____ 的过程,但中间也存在一些 _____(或“缺失环节”),这提示进化可能不是匀速的。 11、同源器官(如人的手臂、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的存在,表明这些生物可能由共同的_____ 进化而来。 12、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_____ 和_____分子,可以从分子水平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分子结构的相似度越_____。 13、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 → _____ → _____ → _____和 _____。 14、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被子植物有 _____,其生殖过程完全摆脱了对_____的依赖,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15、生物进化的历程可概括为一棵“进化树”,树干基部代表_____,树梢末端代表_____。 【课中研学】 问题1:观察课本中“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示意图”,为什么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种类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2: 始祖鸟化石为什么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爬行类的有力证据? 问题:除了比较化石,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生物进行比较来研究进化?请举例说明? 问题1:请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画出植物和动物进化大致历程的示意图(进化树),并标注出关键节点。 问题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为什么说被子植物和哺乳类是当今地球上最繁盛的类群? 问题:阅读课本中的材料,区分以下陈述哪些是“事实”(证据),哪些是“观点”(假说或解释)? 1.在A地层中发现了三叶虫化石。 2.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3.人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很小。 4.生物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地层中的化石分布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2.方法:学会了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化石、解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