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380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411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一元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李大爷带着孙子到市场去买菜,发现如果把10千克的菜放到秤上,秤上的指针转了,随即他问了问身边的孙子,如果指针转了,那么秤上有( )千克的菜. A.14 B.22 C. D.40 2.我国古代著作《四元玉鉴》记载“买椽多少”问题:“六贯二百一十钱,遣人去买几株椽.每株脚钱三文足,无钱准与一株椽.”其大意为:现请人代买一批椽,这批椽的价钱为6210文.如果每株椽的运费是3文,那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试问6210文能买多少株椽?设这批椽的数量为株,则符合题意的方程为( ) A. B. C. D. 3.如果一个四位自然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等且均不为0,满足,那么称这个四位数为“递减数”.例如:四位数4129,,∴4129是“递减数”;又如:四位数5324,,∴5324不是“递减数”.若一个“递减数”为,则这个数为( ) A.4312 B.4132 C.5423 D.5324 4.“九宫图”传说是远古时期洛河中的一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数学上的“九宫图”是一个表格,其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也称为三阶幻方,如图是一个三阶幻方,则的值为( ) A.1 B. C.3 D. 5.“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根据“漏壶”的原理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液体漏壶,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成的,中间连通,液体可以从圆锥容器中匀速漏到圆柱体容器中,实验开始时圆柱体容器中已有一部分液体,下表是实验记录的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与时间的数据: 时间 1 2 3 4 5 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 6 10 14 18 22 如果本次实验记录的开始时间是上午,那么当圆柱体容器液面高度达到时是(  ) A. B. C. D. 6.某工厂要锻造直径为100mm、高为80mm的圆柱形毛坯,需截取的直径为80mm的圆柱形钢材的长为( ) A.135mm B.130mm C.125mm D.120mm 7.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数轴上有三个点.若点表示的数的和为0,则点表示的数是( ) A.0 B. C. D. 8.某部队运送救灾物资到灾区,飞机原计划每分钟飞行12千米,由于灾情严重,飞行速度提高到每分钟15千米,结果比原计划提前30分钟到达灾区,则机场到灾区距离(  ) 千米. A.1600 B.1800 C.2050 D.2250 9.小明在自学了简单的电脑编程后,设计了如图的程序.若一次性输出的数是,则执行了程序后,输入的结果是( ) A. B. C.或 D.或 10.在解决问题“小喜在A、B两地间进行骑车训练,去时每小时行18千米,用了2.5小时;返回时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时有四种方案,其中错误的方案是( )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设每小时行千米. 方案四:设每小时行千米.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二、填空题 11.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宽增加后,面积保持不变,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为,则它的宽为 . 12.一水平放置的数轴上有,两点,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6.一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到达点后立即返回,之后便沿数轴一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当 时,点到点的距离为8. 13.“我国古代著作《增删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首古算诗:“庭前孩重闹如簇,不知人数不知梨.每人四梨多十二,每人六梨恰齐足.”其大意是:“孩童们在庭院玩耍,不知有多少人和梨子.每人分4个梨,多12个梨;每人分6个梨,恰好分完.”设有个人,则可列方程 . 14.周日,甲、乙两名同学从学校出发去少年宫参加演讲比赛,甲同学先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出发20分钟后,乙同学骑自行车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甲同学.那么乙同学追上甲同学用的时间是 小时. 15.阅读材料:对于任意一个两位数 x ,如果 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