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85005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961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江苏省
,
考试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语文
南京市中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 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 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 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 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 白与黑是通过其他任何颜色混合后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 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 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 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 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这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 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 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 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 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 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 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 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 “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 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 属于其中。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者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 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 彩,不可借越。 (改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 材料二: 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 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 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