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上《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略读课文,从贸易活动、美食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具体生动地展现了香港的多姿多彩。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结构特点鲜明,层次清晰。第1自然段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它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第2~4自然段分别从贸易活动、美食文化、旅游资源3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呈现了香港的独特魅力,这是它被誉为“璀璨的明珠”的根本原因。第5自然段指出香港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夺目,与开头相呼应。 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香港的赞誉之情。如,“举世闻名、当之无愧、名满天下、美不胜收”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东方之珠”在世界经济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再如,“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不夜城”香港的活力与魅力,语句里饱含着赞美之情。 课文的学习提示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说出香港被誉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这一提示旨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方法展开阅读,感受香港的“璀璨”,激发学生对香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认识“贸、愧” 等生字,读准多音字 “角”。 2.默读课文,能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了解课文是从贸易活动、美食天堂、旅游资源等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香港被誉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了解课文是从贸易活动、美食天堂、旅游资源等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活动一 谈话导入,借助资料初步了解香港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课文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了祖国之美(出示中国地图)。我们欣赏了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南国的海滨小城,还有东北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节课,我们要去的地方也是一座我国的海滨城市,也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 让学生找找香港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课前,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了香港。那么,你了解到了香港的哪些信息呢? 组织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曾经被英国长期殖民统治,于1997年7月1日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香港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誉为“东方之珠”。 揭示课题:香港,璀璨的明珠。指名朗读读准“璀璨”一词;借助香港夜景图片,初步了解“璀璨”的意思:颜色特别光彩夺目。(课题中的“璀璨”,还有更丰富的含义,留待后续学习过程中理解、体会) 设计意图:衔接单元“祖国河山”主题,以地图定位+课前资料交流搭建认知起点,结合香港回归背景与“璀璨”初步解读,既帮学生建立地理、历史认知,又自然引出课题,激发探索兴趣,实现“情境—认知—情感”的初步联结。 ◎活动二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贸易中心 当之无愧 会议 中央政府 赠送 不仅 幻彩咏香江 焰火 粤港澳大湾区 扮演 ①先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用“愧”“幻”组词;再小组读、齐读词语。 ②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角”,理解“角”在“角色、主角”等词语中读jué,在“五角星、角度”等词语中读jiǎo。 3.组织学生交流不理解的地方,指导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 幻彩咏香江 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 出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这组专用名词。 设计意图:针对三年级字词教学重点,通过分层朗读落实字音,结合组词、多音字辨析夯实基础;对“幻彩咏香江”等专用名词用图片视频辅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