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0158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表达方式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4432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表达方式
  • cover
(课件网) 2026高考语文复习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表达方式 考情分析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一)抒情 抒情是古代诗歌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诗人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 示例: 李白的《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了对 权贵的蔑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借酒消愁的愤懑之情。这种直 接抒情的方式情感浓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让读者迅速感受 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2.间接抒情: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之中。它又可细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 ① 借景抒情:诗人借助所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情感。 示例: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描写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 山河依旧却物是人非,繁花盛开却令人落泪,春鸟和鸣却 让人惊心,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亲 人的思念之情。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2.间接抒情: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之中。它又可细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 ②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情感。 示例: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词人在离别之际,看到寒蝉、长亭、骤雨等景象,触发了 内心的离愁别绪。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2.间接抒情: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之中。它又可细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 ③ 寓情于景:将情感融入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都带有情感色彩。 示例: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描绘了清新宁静的山林景色, 诗人把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融入其中,让读者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恬淡。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2.间接抒情: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之中。它又可细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 ④ 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自己的志向、情趣、理想等。 示例: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借石 灰历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身碎骨却要留下清白的特 点,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高洁傲岸的品格和为国尽忠、不怕 牺牲的决心。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2.间接抒情: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之中。它又可细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 ⑤ 用典抒情:借助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来抒发情感。 示例: 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用典, 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用刘裕北 伐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南宋朝廷不能 收复失地的遗憾。 知识导航 一、添加标题标题标题 (二)描写 描写是古代诗歌中展现生活画面、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景物、事物等的描绘,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1.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以此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示例: 《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通过外貌和 动作描写,展现了刘兰芝的美丽、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