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3477

【2025新】2.2.1《中国的气候》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湘教版八上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37334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教版,地理,初中,2025,课件
    【课件说明】 气候作为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一,对区域的地理景观的形成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中国的气候特征,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节从气候特征为节标题,将内容分成“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部分。 本课件顺应教材结构,先分析气候现象:“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类型多样”,最终探究其复杂的影响因素。本节内容理解难度较高,因此本课件在增添丰富的图文影像资料的同时,设计了较多的对比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联系,形成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2.2.1 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建立气温与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之间的关联,阐释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 2、运用地图,认识我国不同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3、通过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我国不同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不同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课时内容】气候复杂多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领略我国24节气全国各地的景观差异。遍观祖国大地,各地地形景观不同,各处四季轮转不同。这主要受哪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呢?对了,气候。这些景观说明我国的气候又具备哪些特点?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温度带与干湿区 (一)中国的气温 1、思考:你还记得气候的两大要素吗?→气温+降水。 2、展示图2-23,提问:中国1月等温线向哪个方向延伸?这反映出中国冬季气温在空间上存在什么分布规律?引导读图,可得出,我国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延伸→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3、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找到并描出0℃等温线,说说它与哪些地理事物大致吻合?读图可知,该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吻合。随后提问: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1月平均气温差异会产生什么影响?可简要推理,秦岭-淮河以北1月气温<0℃,有结冰现象,而南部地区没有。 4、展示冬季长江和黄河的不同景观对比,引导学生深入认知秦岭南北两侧的河流结冰差异。 5、展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提问:找出哈尔滨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这说明我国1月气温有何特点?引导读图指出哈尔滨与海口的1月均温及其温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6、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时,风力大大减弱。 7、展示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数值大小及递变规律,提问:说出中国的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引导读图观察,可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20°C→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8、提问:找出哈尔滨和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这说明我国7月气温有何特点?引导读图指出哈尔滨与海口的7月均温及其温差→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别小。 9、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的原因:北方虽然太阳高度较小,但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南方虽然太阳高度较大,但白昼时间较北方短,且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阴雨天气较多。 10、引导学生就P41活动的第三题展开讨论: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区域。 11、总结中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二)中国的温度带 1、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的温度带划分:“五带一区” 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五个温度带与地球上的“五带”有什么不同? →温度带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划分的,而地球五带是根据纬度和太阳照射情况(有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